作者: 张仲亭
发布时间: 2020 - 11 - 16
点击次数: 101
师恩难忘 风范长存——深切缅怀敬爱的欧阳中石先生                                             文/张仲亭文章转载自 大德敦化公众号 艺术与收藏△欧阳中石先生惊悉欧阳中石先生去世,心痛莫名,许久难以平复悲痛之情。闻讯至今,先生的音容笑貌萦绕心中,久久不能离去。近日,有媒体记者采访我,让谈谈和先生的交往,以此寄托哀思。先生是我国书法界的翘楚,是中国书法教育的开拓者,毕生精力奉献给了中国的书法教育事业,可谓是桃李满天下。我虽未向先生行拜师之礼,然先生于我的指导和教诲远远超出了平常之师生情。我对先生的思念之心,也远远超出了普通学生对老师的感情。1994年到2008年,我连任两届济南市书协主席。任职书协主席的14年间,先生都应我之邀,受聘担任济南市书协名誉主席。这期间,得到了先生的莫大关怀。济南市书协那些年组织的重大活动,取得的成绩,与先生的关心和指导是分不开的。△中石先生为张仲亭先生创意组织举办的“一山一水一圣人”大型书法展题写展名2009年,我从济南市书协和文联领导岗位上退休以后,组建了济南兰亭书法院。拟以“翰墨颂泉城 齐鲁报真情”为办院宗旨,准备围绕宣传济南、宣传山东开展书法活动。正值我们愁于工作无从下手之际,恰逢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在济南召开。在我毫不知情的情况下,盛大的全运会开幕式大碗幕选用了我的书法作品《望岳》。惊喜之余,我感到这是为宣传济南、宣传山东、宣传中华传统文化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契机和平台。遂向书道好友荆向海、李福增诸位先生提出了宣传山东文化品牌“一山一水一圣人”大型书法系列活动的设想。当...
作者: 杨朝明
发布时间: 2020 - 02 - 23
点击次数: 95
杨朝明: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时代意义本文转载儒行杨朝明文章孔子“天下为公”思想的时代意义年终考评时,如果你的评语有“此人自私”或“私心较重”之类的评价,你一定十分不爽。这个大家都不喜欢的“私”其实与“公”相对,人不自私,就要有公心。人们都属于特定的社会关系,就要考虑自己的社会性存在,那么,心里装着“公”,具有公德意识就很有必要。孔子说“天下为公”,正是希望人们不要自私,做一个合格的社会人。孔子的社会理想是“大道之行,天下为公”。这话正应了“公道”那个词,只有“公”,才有“道”;没有“公”,“道”何求?人都不是孤立的存在,人的社会联系主要有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五个方面,处理好这些关系十分重要,所以《中庸》说:“君臣也,父子也,夫妇也,昆弟也,朋友之交也,五者天下之达道也。”社会中的其他关系都由这些关系派生出来。处理这些关系,需要努力修身,人人有“道”,这个“道”就是孔子的恕道,即推己及人、换位思考。主动修身的人越来越多,社会就会有公道。在孔子和早期儒家那里,“公”是处理各种关系的基本原则,其内涵和外延都很丰富。历史上,很多人论证人的自然性与社会性的关系,认为“人之所以为人”,应当遵守社会的规范,这些都可以包含在“公”的概念之内。作为社会的人,人不能只考虑个人,要“父慈子孝、兄良弟悌、夫义妇听、长惠幼顺、君仁臣忠”,自己的行为符合社会角色的要求,这才算做到了“公”,才符合“道”的要求。孔子希望社会精英们“志于道”,有更多的人遵“道”而行,工作中“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敬”,家庭中“父子笃,兄弟睦,夫妇和”,社会上“老者安之,少者怀之,朋友信之”。如果是这样,距离孔子所理想的“天下为公”、社会“大同”就不远了。长期以来,在不少人心目中,“天下为公”好像只是一个高尚的口号,甚至是可望不可即的空想。其实,“天下为公”应该具体落实为人们切实的行动。孔子有他心目中的“天下为公...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2 - 23
点击次数: 128
孔子的“灾妖不胜善政”说本文转载国际儒学联合会文章杨朝明:孔子的“灾妖不胜善政”说  《孔子家语·五仪》篇有一个记载很有意义,尤其其中孔子所说“灾妖不胜善政”特别值得注意。  该篇记曰:  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故天灾地妖,所以儆人主者也;寤梦征怪,所以儆人臣者也。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能知此者,至治之极也。”  孔子认为,存亡祸福都源于自身,反时反常现象并不能改变国家命运。在他看来,天降灾异、地生妖孽是用来儆戒人主的,各种梦异和怪诞的征兆是用来警戒人臣的。为国者更应思“善政”,实行清明之治,不让反时反常的现象改变国家命运。灾异妖孽哪能胜过清明的政治,不好的梦兆怎能胜过良好的品行。明白这个道理,为政治国应当谨慎戒惧,无畏困苦,不惧灾难,以求国家大治。  人有时会面对自然的、人为的种种灾难,每当此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人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还是积极主动,努力作为?在通常的认识中,孔子一向重视天命。在孔子那里,“天命”的含义比较复杂。孔子说到“天”很多,“天”对于人的生死寿夭、吉凶祸福、尊卑贵贱、贫富穷通,乃至国家盛衰存亡,具有某种决定意义。它无形无影,飘渺虚幻,却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它仿佛又能主宰世间的一切,可以洞悉事理,秋毫必察。“天”有时性情乖戾,恣意肆虐;有时又好像懂得是非善恶、真假美丑。  春秋以来,思想领域继续进步,人们人为“天道”捉摸不定,应当更多地重视人间,重视民生。在春秋前期的鲁国,有一年发生了大旱,鲁僖公要烧死巫师和尫者,认为旱灾与他们有关。大夫臧文仲认为这不是防备旱灾的办法。主张致力于修理城郭,在民艰于食的情况下,稍给民食;再降低饮食标准,节省开支,致力于农事,使农业不因天旱而荒废;劝人分财施舍。这才是救荒之策。臧文仲重民务实,僖公这样做了,这年虽有...
作者: 彭门创作室
发布时间: 2019 - 09 - 05
点击次数: 112
《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教学课件平台试用说明 各位老师:《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教学课件平台经过一年多的策划、拍摄、制作和研发,目前已推出试用版本。具体说明如下:1、“试用版”仅提供各年级上学期的全部课程内容。免费试用周期为六个月,截至2020年1月30日。“正式版”将采用会员形式使用。2、目前,“试用版”上学期内容已上线第一单元课程,剩余三个单元将于2019年9月30日前全部上线,敬请期待。3、“试用版”采用统一试用账号。用户名:shiyong 密码:123456。登陆网址:http://kjpt.chinakongzi.org/courseWare/admin/login 4、在试用过程中如有技术问题请来电反馈:13853110516、13863756448。并欢迎提出平台使用的建议和意见,我们将继续完善与优化。  《山东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必修课》教学课件课题组2019年9月5日
Copyright ©2018 - 2025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