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以曲阜为核心的大汶口文化区域完整无缺的考古链是中国唯一特例
黄河中下游地区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从大的类型看,基本归纳为三个大类别:一是仰韶文化,二是大汶口文化,三是龙山文化。根据这三类文化所表现出的文化内涵和国内专家、学者的研究结果看,仰韶文化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早期与仰韶文化基本并行,亦属于母系氏族社会时期;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属于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的过渡时期,这主要是从大汶口文化中晚期的墓葬结构和墓葬形制的发展演变得出的结论;龙山文化则属于父系氏族社会时期及向阶级社会的过渡时期。能够证实父系氏族社会的文化遗存是龙山文化,这一文化类型涵盖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区,这与史学研究的基本结论即中国父系氏族社会最初形成于黄河中下游地区的结论是完全一致的。但是父系氏族社会形成和发展,或者说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是从哪个区域开始并带动了整个黄河中下游地域父系文明的全面确立呢?具有这种过渡时期性质的文化遗存,只有大汶口文化中晚期是毫无争议的,除此之外,到目前为止还没有其他无可争议的同类文化遗存与之相媲,这也是大汶口文化中晚期多年来被教科书认定为填补考古文化中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转变时期空白的基本意义所在。因此说,传说时代早期所标定的记忆符号应该是起源于大汶口文化区域。
曲阜处于北辛文化、大汶口文化、典型龙山文化的核心地带,其各个时代文化的典型遗址大都分布在曲阜及其周围地区。因此说,以曲阜为核心的汶泗流域,其考古文化序列的完整性和典型性,毋庸就全国来说,即使在世界上也无任何一个地区能够与之比肩。如果说中华文明的古老辉煌和连续发展,成为世界文化的唯一骄傲,那么,曲阜为核心的汶泗流域古老悠久、自成系统的传统文化,无疑又成为中华民族的唯一骄傲,成为中华文明生生不息的源泉和脊梁。
2、《尚书》和《春秋》是中国历史文化的文献奠基
《尚书》和《春秋》原本是孔子编撰的教学书,《尚书》被升华为中国历史上第一部史书;《春秋》则被升华为中国第一部编年史。春秋到战国,是中国历史文化的变革时期,实现了从尊命、尊神的巫卜文化向理性人文文化的重大转变,从而引起了人们思想观念的提升,在这一变革中,鲁国无疑起到了率先并领航的核心作用。《书》,后世称之为《尚书》《书经》。在孔子之前,已有《夏书》《商书》《周书》等散篇流行于世。据《史记·孔子世家》载,孔子晚年“追迹三代之礼,序《书·传》,上纪唐虞之际,下至秦缪(miù),编次其事。……故《书·传》《礼·记》自孔氏”。至汉代才被称为《尚书》。根据《史记》的记载及《汉书·艺文志》所说“《书》之所起远矣,至孔子纂焉”,今存《尚书》当主要是孔子的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