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的“灾妖不胜善政”说

日期: 2020-02-23
浏览次数:

孔子的“灾妖不胜善政”说

本文转载国际儒学联合会文章

孔子的“灾妖不胜善政”说


杨朝明:孔子的“灾妖不胜善政”说


  《孔子家语·五仪》篇有一个记载很有意义,尤其其中孔子所说“灾妖不胜善政”特别值得注意。


  该篇记曰:


  哀公问于孔子曰:“夫国家之存亡祸福,信有天命,非唯人也?”孔子对曰:“存亡祸福皆己而已,天灾地妖不能加也。……故天灾地妖,所以儆人主者也;寤梦征怪,所以儆人臣者也。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能知此者,至治之极也。”


  孔子认为,存亡祸福都源于自身,反时反常现象并不能改变国家命运。在他看来,天降灾异、地生妖孽是用来儆戒人主的,各种梦异和怪诞的征兆是用来警戒人臣的。为国者更应思“善政”,实行清明之治,不让反时反常的现象改变国家命运。灾异妖孽哪能胜过清明的政治,不好的梦兆怎能胜过良好的品行。明白这个道理,为政治国应当谨慎戒惧,无畏困苦,不惧灾难,以求国家大治。


  人有时会面对自然的、人为的种种灾难,每当此时,应该采取怎样的态度?是人听天由命,无所作为?还是积极主动,努力作为?在通常的认识中,孔子一向重视天命。在孔子那里,“天命”的含义比较复杂。孔子说到“天”很多,“天”对于人的生死寿夭、吉凶祸福、尊卑贵贱、贫富穷通,乃至国家盛衰存亡,具有某种决定意义。它无形无影,飘渺虚幻,却具有无穷无尽的力量;它仿佛又能主宰世间的一切,可以洞悉事理,秋毫必察。“天”有时性情乖戾,恣意肆虐;有时又好像懂得是非善恶、真假美丑。


  春秋以来,思想领域继续进步,人们人为“天道”捉摸不定,应当更多地重视人间,重视民生。在春秋前期的鲁国,有一年发生了大旱,鲁僖公要烧死巫师和尫者,认为旱灾与他们有关。大夫臧文仲认为这不是防备旱灾的办法。主张致力于修理城郭,在民艰于食的情况下,稍给民食;再降低饮食标准,节省开支,致力于农事,使农业不因天旱而荒废;劝人分财施舍。这才是救荒之策。臧文仲重民务实,僖公这样做了,这年虽有饥荒,却没出现乱政。


  对于“天”和“天命”的看法,孔子也与春秋以来的进步认识相应。郑国人子产说“天道远,人道迩”,正是人们对“天道”认识的概括。由对“天”的认识,决定了对“天命”的态度。在孔子看来,“天”与“天命”不可捉摸,应用心致力于人事,此即所谓“尽人事而知天命”。


  孔子认为必须“知天命”,他因为“知天命”而敬畏天命,从而从容不迫。他自称“五十而知天命”,又说:“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这样,孔子主张要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所以孔子说“存亡祸福皆己而已”,“灾妖不胜善政,寤梦不胜善行”。可见,与重视天命相比,孔子更注重人事,更主张尽人事以待天命。


  在孔子“知天命”之后,荀子有“制天命”的提法,二者是一致的。《荀子·天论》说:“从天而颂之,孰与制天命而用之!”《说文解字》说:“制,裁也。从刀从未。未,物成有滋味可裁断。”“制”与“裁”可以互训,因而,后人多将“制”、“裁”连用。关于《荀子》的这句话,唐代学者杨倞注解说:“颂者,美盛德也,从天而美其盛德,岂若制裁天之所命而我用之。谓若曲者为轮、直者为桷,任材而用也。”清朝学者王先谦《荀子集解》也这样理解。在传统上的理解上,“制”有利用、顺应、顺势之意,并没有“与之对抗”、“斗争”、“征服”的意思。与孔子一样,荀子也并非单纯地去适应自然,而是积极、主动地改造自然。“制天命而用之”实际反映了荀子对于天命自然的态度。


  但是,无论对孔子还是对荀子,人们的认识往往出现偏差。对荀子所说的“制天命而用之”,后人理解却衍生出“控制”、“征服”、“制服”、“战而胜之”等意义,进而理解为“人与天斗争”,又出现了“人定胜天”的思想。“人定胜天”应该在顺应和遵从客观规律的前提下积极作为,努力作为,而不是硬上、胡来、蛮干。例如有人认为这是说“顺从天,而歌颂它,哪如控制天命而利用它呢”。“利用”“顺应”则可,“控制”“对抗”则不可!


  但是,在实际上,将“制”字理解为“制裁”、“控制”,是今人的主流看法,由此,荀子也被看所谓“人定胜天”或者“唯物主义的代表人物”。其实,人在自然面前往往显得十分渺小,违背自然规律,常常遭致失败乃至灾祸。


  那么,人何以能够“胜天”呢?在新出土的战国竹书文献《郭店楚墓竹简》中有《穷达以时》一篇,给人以很好启示。该篇开头就说:“有天有人,天人有分。察天人之分,而知所行矣。有其人,亡其世,虽贤弗行矣苟有其世,何难之有哉?”“有天有人”就要明于“人之分”,“天”与“时”十分重要,“人”的因素同样重要。《穷达以时》成篇年代早于荀子。在郭店楚简入土的时代,“天人之分”一类的概念在当时的楚国已经传播。也就是说,“天人相分”的观念应当像“天人合一”那样历史悠久。


  孔子与荀子都主张“明于天人之分”,这也是人类遵循自然规律,从而“制天命而用之”即顺天命的前提。无论“知天命”还是“制天命”,当然都不是单纯谈论“天命”,他们关注现实社会的种种问题。或者说,无论孔子还是荀子,思索的根本问题都是当时社会的政治问题。


  后世所谓“人定胜天”思想当然不是空穴来风,可以说也渊源很早。据《逸周书·文传》,殷商末年,周文王就曾说:“兵强胜人,人强胜天,能制其有者,则能制人之有。”这是说,有时候人多不如兵器优,天灾不如人心齐,做好自身比什么都重要。显然,这里的“人强胜天”同样是强调人的主观能动作用。


【作者:杨朝明,国际儒学联合会副理事长、孔子研究院院长】


分享到:
相关弟子 / STUDENT More
每月赛事
推荐阅读 / News More
1
2018 - 11 - 16
...


“仁”是孔子思想的核心。日前,在孔子诞生地曲阜尼山,张仲亭书法作品“《论语》仁句选录”入驻尼山圣境大学堂。在9月份召开的第五届尼山世界文明论坛上,张仲亭书“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中华文化和世界文明系列讲话”作品曾一度迎来中外学者驻足观赏、拍照留念。其实,在会议举办地尼山圣境大学堂,张仲亭先生的书法作品还有很多呈现,其中蔚为大观的便是位于大学堂仁厅的“《论语》仁句选录”。据悉,仁厅作为大学堂中央主厅,和“义、礼、智、信”四个配厅共同阐释了儒家的道德伦理观念。“仁”厅两侧有20根巨大包柱支撑,包柱外表金丝楠木上的阳文镌刻便是由张仲亭先生书写的“《论语》仁句选录”。《论语》二十篇中有五十八章的109处谈到仁,本选录作品共计2211字,全面呈现了孔子关于“仁”的论述。孔夫子的哲言通过仲亭公的书写展现给四海友人,书法和哲理在气势恢宏的仁厅中相得益彰,中华艺术和儒家思想在璀璨的灯光下交相辉映,观者得到了视觉和心灵上的双重享受。据了解,张仲亭先生曾任中国书法家协会理事、山东省书法家协会副主席、济南市书法家协会主席。他自幼酷爱书法,学书60余年,以创意举办“一山一水一圣人”大型书法系列展而声名远播。他题写的“天下第一泉”被济南市申请注册成宣传图标;他书写的泰山碧霞祠对联,20多年来一直悬挂在碧霞祠碧霞元君两旁受万人瞩目;特别是2009年举办的第十一届全国运动会开幕式“大碗幕”上选用了他的书法《望岳》,成...
2
2020 - 07 - 17
...


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教授译著《白话芥子园》在香港出版《芥子园画传》(又名《芥子园画谱》)是中国传统绘画的一部经典著作。近代现代的一些画坛名家如黄宾虹、齐白石、潘天寿、傅抱石等,都把这部书作为学画的范本。此书出版三百多年以来,被世人推崇为学画必修之书。在它的启蒙和熏陶之下,培养和造就了无数的中国画名家。但是,由于其中的文字说明特别是最有价值的画论部分是文言文写成,一般人难以读懂,使用不便。有鉴于此,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教授与其弟子刘宏伟合作,完成了此书的白话翻译,传世活字国际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对此书精心做了图片甄选编辑。新版本名为《白话芥子园》,2019年由华夏出版社出版,大大方便了读者,受到学界一致好评,也受到社会广泛欢迎。2020年3月,香港中和出版有限公司又出版了《白话芥子园》繁体字版本,为这部经典著作在海外的流传进一步扩大了影响。
3
2022 - 04 - 24
...


“彭门讲坛”:与孟祥才导师交流会侧记 2021年10月23日下午2时30分,曲阜彭门创作室“彭门讲坛”第二期于彭门创作室召开,由彭门创作室导师、山东大学博士生导师孟祥才先生主讲。出席此次交流会的有彭门创作室导师彭庆涛先生、孙永选先生、高尚举先生、刘岩先生以及众多彭门弟子。在交流会中,孟祥才先生就近代及建国后的历史学家与历史研究这一主题进行了详细而生动的讲解,梳理了史学史的脉络,阐明了一些历史研究上的问题,并与各彭门导师及彭门弟子进行了热烈的学术交流。△孟祥才先生△参会人员合影
4
2023 - 10 - 10
...


西周是礼乐文明的典范,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关于礼和乐的学问很少有人熟知了。孔子试图传习周礼以整饬这扭曲和偏离的社会。于是他遍访礼乐之师,有一次便去了周,拜访到了老子和苌弘。《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我愿随孔子一同去周。”鲁昭公赐他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名童仆。据说此番去周他们见到了老子,并且深入探讨了礼的问题。告辞之时,老子欲赠孔子一言:“我听说富贵的人都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则用言辞赠人。我不是富贵之人,无物为赠,只能假当品德高尚之人,用言辞来为你送行。我想说的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关于孔子与老子是否有过交集,有人在时代和年龄上提出了疑问。但在先秦典籍中,道家学派的《庄子》、儒家学派的《礼记》以及综合各家学派的《吕氏春秋》,都有他们两个交往的相关记载。此外,汉代的《韩诗外传》和《潜夫论·赞学》也都采纳了“仲尼学乎老聃”、“孔子师老聃”的说法。《礼记》中的《曾子问》,有三则是孔子自述“吾闻诸老聃曰”,还有一则说到“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有学者认为:“现传《礼记》编定于汉朝,儒道两家的对立已甚为明显。著《曾子问》中的四个故事,非传自先秦儒家之旧,则汉初儒家又...
5
2024 - 03 - 09
...


孔子博物馆春节开放活动圆满收官龙年春节,博物馆热度持续升温。孔子博物馆按照全省2024年春节文化和旅游行业安全生产和假日市场工作的部署要求,多措并举,开展“博物馆里过大年”系列活动,做好假期开放服务保障,春节开放工作在安全祥和的氛围中圆满收官。节日期间,孔子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89851人次,单日最高接待量达17011人次,已然成为“东方圣城、孔子故里”的热门打卡地。孔子博物馆提前研判,召开春节假期开放和安全生产工作会议,制定开放工作方案,相关部门通力协作,强化服务供给,保障节日期间运行平稳。节日期间,讲解接待共计142场/次,服务观众1834人。从细致入微的设施维护到信息咨询、助老助残、母婴关爱等贴心服务,观众满意度大幅提升。新元肇启,华章日新。孔子博物馆通过打造年节文化氛围,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呈现给海内外观众,春节开放工作圆满收官。下一步,孔子博物馆将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两创”上持续发力,以高质量的文化供给丰富群众文化生活。“孔府过大年”文物展反响热烈近日,孔子博物馆“六合同春——孔府过大年文物展”正式开展。本展览分为两大部分共四个单元,第一部分龙行千年包括龙起东方和龙藏百器两个单元,第二部分年至圣府包括两个单元,即第三单元敬神祭祖和第四单元欢庆祈福。通过130余件(套)馆藏文物讲述年味里的中华文化。在文物展览的同时,孔子博物馆配套开展丰富多彩的社教活动,如蒸壮、写春联、印门...
6
2024 - 04 - 13
...


梁惠王曰:“晋国[1],天下莫强焉,叟之所知也。及寡人之身,东败于齐,长子死焉;西丧地于秦七百里;南辱于楚。寡人耻之,愿比死者一洒之[2],如之何则可?”孟子对曰:“地方百里而可以王。王如施仁政于民,省刑罚,薄税敛,深耕易耨[3],壮者以暇日修其孝悌忠信,入以事其父兄,出以事其长上,可使制梃以挞秦、楚之坚甲利兵矣。“彼夺其民时,使不得耕耨以养其父母,父母冻饿,兄弟妻子离散。彼陷溺其民,王往而征之,夫谁王敌?故曰:‘仁者无敌。’王请勿疑!”King Hui of Liang said, “There was not in the nation a stronger state than Jin, as you, venerable sir, know. But since it descended to me, on the east we have been defeated by Qi, and then my eldest son perished; on the west we have lost seven hundred li of territory to Qin; and on the south we have sustained disgrace at the hands of Chu. I have brought shame on my d...
7
2024 - 07 - 13
...


愧称“名人”最近海峡之声广播电台约我写一篇对台广播的文章,紧接着又接到某些丛书约写序言的不少来函,其他征文求稿者接踵而至,有时还要去出席剪彩致开幕词。记得清代袁枚描写他生活的两句诗,大致是“题诗索序兼征跋,忙煞人间冷应酬”。我过的大体也近于这样的生活,原因很简单,就是人家把我看作了“名人”。自从我在国际间被载人了美国北卡来罗那杰出人物的传记,载入了英国剑桥国际名人中心的传记,以及聘为世界美术交流协会的常任委员,随之我国北京建立了中外名人研究中心,也相约载入中国的传记,人们也就尊称我为名人了。“名人”二字似乎人人晓得,但是对于它的定义如何,外国入传名人的标准是什么,至今还不太清楚,似乎很少看到有个确切的解释,所以我也就糊里糊涂地当上了“名人”。关于古代对名人的解释,在《吕氏春秋·劝学》一篇中,是这样为名人下的定义“能为魁士名人者,未之尝有也”,从这个解释看,好像应该是世上较为罕见的人材才配称得起名人,这一条自愧是难于膺选的。曾记得有位古人讲过,“名者,实之宾也”,那么坐在客位的既是宾,坐在主人位置上的应该是实了,于是在战国时代,就形成了一门学问叫“名实论”,孔子、管子等都要求名实一致。到了近代的鲁迅,还谆谆告诫不要做空头的文学家和美术家。这又使我想起了郑板桥写给他弟弟的一段话:“名士二字,是诸葛才当受得起,近日写字作画,满街都是名士,岂不令诸葛怀羞,高人齿冷?”照板桥的看法...
8
2018 - 06 - 26
...


《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启动仪式现场。  6月22日上午,《中华传统礼乐丛书》启动仪式暨课题学术研讨会在曲阜机关招待所开幕。丛书课题组全体成员,王学仲的夫人曹凤珍、画家于志学、吴泽浩,书法家张仲亭等彭门创作室导师参加了开幕式。  开幕式中,《中华传统礼乐丛书》主编、礼乐研究专家、彭门创作室冠名导师彭庆涛向大会介绍了课题整体规划和前期筹备情况。各出品单位、协作单位领导分别作了发言,最后由中国孔子网融媒体副主编王立玲宣布《中华传统礼乐丛书》正式启动。在接下来三天的研讨会中,与会专家和课题组成员将充分讨论丛书的编写规划,各分册的创作纲目、体例和内容。  据悉,《中华传统礼乐丛书》由彭庆涛和曲阜师范大学教授、彭门创作室导师孙永选联合主编,集聚相关领域的专家、教授孟继新、刘岩等领衔主创,并特邀史学家安作璋、孟祥才和中国孔子研究院院长杨朝明担任学术顾问。丛书由曲阜彭门创作室承担,中国孔子基金会指导,曲阜尼山文化旅游投资发展有限公司、曲阜市三孔文化旅游服务有限责任公司、山东道可道文化发展有限公司、中国孔子网融媒体联合出品,苏州汉声乐器有限公司和天津孟雒川服饰有限公司协作,山东画报出版社出版。丛书已由山东画报出版社申报国家“十三五规划”重点课题。  丛书包括《中国古代国家祭祀》《中国古代人生礼俗》《中国古代规范服饰》《中国古代乐典乐学》《中国古代民间祭祀》《中国古代行业祭祀》《中国古代节庆礼俗》《中国...
微博圈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
亲,扫一扫<br/>浏览手机云网站
亲,扫一扫
浏览手机云网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