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昭曾,原名栗,字又荃,号少云,孔子七十一代孙。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辛卯科举人,历任内阁侍读,广饶招远县知县,曲阜孔学总会会长等职。孔昭曾著有《曲阜圣迹古迹择要略考》《续修曲阜县志》《晋游草诗集》《公余草诗集》《窗稿诗集》《浣花草庐诗集》《潜园诗草》等。
孔昭曾居住在曲阜城内的龙虎街。八岁丧父,由其母魏氏抚养成人。他自幼天资聪颖,勤奋好学,博闻强记,学识渊博。光绪十七年(1891年)考中举人,授内阁中书侍读,分省补用知府,有“小举人”美称。
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孔昭曾应聘为曲阜官立四氏师范学堂首任监督(校长)。到任后,他主持兴修校舍,聘定教员,招收学生,于次年二月正式开学,这就是曲阜师范学校的前身。
光绪三十二年(1906年)秋,他被调任广饶知县。民国初,又转任招远县知事山东省公署财政科科长。不久回到曲阜,在孔府协助衍圣公孔令贻主持祭祀活动,并长期负责孔府接待文牍等工作。
1934年,孔昭曾应县长孙永权之邀,担任《续修曲阜县志》分纂。后因县志总纂荷泽名儒李经野未如期到任,经县志委员会公推孔昭曾为代总纂,历时半年,完成《续修曲阜县志》八卷。这期间,他还担任曲阜孔学总会会长一职。
孔昭曾青年时代就酷爱书画艺术,对欧颜米蔡以及汉魏六朝诸家书法碑帖研究致深,独具心得,有较高的艺术造诣。同时,他还兼善绘画,长于山水人物花鸟小品。并工诗词精考据,著作甚丰。《曲阜圣迹古迹择要略考》,是孔昭曾对曲阜名胜古迹考据的著作。书内有:帝王建都略考,少昊陵启圣王林至圣林至圣庙元圣庙复圣林复圣庙曲阜新旧城略考,山河考,曲阜各种古迹古物略考,孔氏世爵世职及圣庙圣府职官略考,孔氏本源,至圣谥号,至圣祀典,孔庭祭期等。书前有庄陔兰的序言,还有孔昭曾的自序。
庄陔兰序曰:“近年以来,中外人士游曲阜志圣迹古迹者多矣,顾往往详于见闻而疏于考证,或杂以流俗无稽之说,不究其实,乃近于慢圣巫贤。至见闻所不及,则概付缺如,识者憾之。曲阜孔少云先生爰取《阙里志》及曲阜旧《志》诸书,首圣迹次古迹,删繁撮要,汇为一编,俾览者无探索之劳,导游者获专对之益。且正流俗传闻之谬说,于以发思古之幽情,而坚尊圣之信念,其所系顾不重哉!”
孔昭曾自序云:“曲阜为农皞旧都,又系圣贤桑梓之乡,中外人士至曲阜瞻谒林庙者,络绎不绝。又况民初设立孔教总会,每年夏历八月二十七日,恭逢大成圣诞节,各处支分会到曲阜致祭者甚多。现此会甫经改组,更名为‘中国孔学总会’。尤应切实提倡进行昌明孔子学说,深虞至曲游览者,虽有导游之引导,然询及古迹原始,多有茫然莫对,或传闻附会,深有憾焉。鄙人有鉴及此,爰在曲阜新旧《县志》阙里新旧《志》《阙里文献考》《祖庭广记》《孔丛》《连丛》《陋巷志》《孔子家语》《水经注》《辞源》《佩文韵府》及《拾遗》《曲阜碑碣考》《圣迹导游录》及《史鉴》诸书,择要录之。但取简括,不求繁冗,俾阅者稍知梗概,此其大略也。挂一漏万之弊,自不能免,如欲探赜索隐循流溯源,则就诸书详加参考,斯得之矣。”
《续修曲阜县志》,是一部以孔昭曾为主,编纂而成的志书,全书二函八册。在编纂过程中,设置了督修协修监修总纂分纂等人员;还设置了事务员校对书记委员采访等人员。此《志》,上续自乾隆旧《志》,下止于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书前有曲阜县县长孙永汉写的序言,还有菏汉进士李经野的《叙》文。
孙永汉的序言,详细介绍了编纂《续修曲阜县志》的起因和经过。序言说:“予居毗连曲阜,幼时读书,即慕周公孔子之道。窃幸近圣人居,时欲瞻谒林庙,及长而就学,日无暇晷,弗果。嗣滥竽仕途,惟有安然听鼓而已,然谒圣之念,终未释也。岁癸亥秋,奉命承乏是邦,不禁欣然舞蹈曰:吾得游于圣人之门矣。是年九月,履任之初,即拜谒元圣至圣复圣各庙,继复涉沂水过舞雩瞻尼山,因以知杏坛洙泗之教,源远流长也。下车伊始,仅可察一邑之土地人民,然欲征诸历代文物典章之盛与夫忠孝节义之逸事轶闻,则漫无考据。爰命书吏检阅本邑旧《志》,知为清乾隆三十九年重修,迄今百六十余年。《县志》失修久矣。因叹版图如故,文献无征,为歔欷者久之。适本年五月奉令续修,实获我心。当即招集邑人士洎各机关,组织县志筹备委员会,商同办理。公议曲阜为文化发源,且为圣贤桑梓,迩来,孔道昌明,东西各国谒圣者,络绎不绝。《曲阜志》为中外观瞻,所系至关重要,非他邑可比。佥以总纂一职,非博学名宿不堪其任。乃聘菏泽李莘夫先生总司编纂。李为名进士,博淹宏通,处之裕如。并聘本邑孔君少云刘君斐卿袁君海平孔君玉生为纂。一面聘任各区采访员暨名誉采访员,并各职员,分董其事。于六月十一日设局开办。当场议决,即以‘筹备委员会’改为‘《县志》委员会’,随时会议进行。继因李莘夫先生因事未能莅曲,时期迫促,未敢久延。复由委员会公推孔君少云兼代总纂。迨至李先生到曲,而稿件均已大半告竣,经李公鉴定后,计圣贤舆地政教人物艺文共分五志,门目共一百四十七,统《则例》《凡例》《目录》《图绘》《阙疑》《补遗为》《正误》……”
李经野在叙文中说:“曲阜虽一邑之地,为天下所瞻仰者至今不衰,诚以孔子之教继往圣开来学,所谓由之则治,失之则乱者,自有天地以来未之能改也。世于曲阜非重其地,重其人也。重其人则其地亦因之而重。是故《县志》一也。而曲阜之《志》则有非列县所能同者。列县之《志》,其大者不过志其疆域风土山川人物,是为治谱而已,不甚相远也。曲阜之《志》则天地之精英,圣人之教泽,胥于是乎在。”
孔昭曾另一大功绩,就是为曲阜官立四氏师范学堂的建设,做出了巨大贡献。
清末,社会急剧变化,西方列强的崛起,不但从武力上,而且在文化上,对中国产生着巨大的影响,清王朝内忧外患,江河日下。年轻的光绪皇帝,力图维新变法,再振朝纲。清政府开始推行新政,兴办新式学堂即是新政的一项重要内容。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山东巡抚杨士骧奉命在曲阜建立新式师范,定名为曲阜县官立四氏师范学堂,第一任校长就是孔昭曾。
建校伊始,孔昭曾便制订严格的校规:新生考入后,要“试学”,须在四个月之内细察其资性品行,实在相宜者,始准留学。学生犯了校规,要革退并包交学费。学校各在职人员,分责明确,待遇清晰。监督,即校长,其主要职责是:秉承总理的旨意,总管学校工作,统辖各员,主持日常事务,官俸月支库平银六十两。学校还设监学一人,由官府委派教员兼任,根据校长旨意,掌管学生的思想品德教育,官俸月支库平银十两,外加教员月薪二十两。庶务一人,掌管后勤事务。收支一人,掌管财务文案。月薪二十两。检察一人,月薪二十两。帮检察一人,月薪八两。
学校的教育宗旨培养“贤材”“通材”;学校“首重德育”,其内容包括“忠君尊孔尚武尚实”,“明人伦尚躬行”。培养目标则是培养初高等小学堂教员。设置课程十二门:国文修身经学历史地理教育算学博物理化习字图画体操等,又依据级别相应地加授外国语农业商业工业一科或数科。遵照山东提学使令,不论科别一律先后加授体现师范特点的单级教授法。
民国元年(1912年),国体变更,曲阜官立四氏师范学堂,改为“山东省立曲阜师范学校”,取消总理监督制。
孔昭曾生于同治十三年(1874年),卒于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享年六十六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