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先祖(上)
孟继新 郭兆东
孔子,作为中国两千年来辉煌灿烂的儒家文化的最高代表,在漫长的封建社会中,成为了“至圣先师”“万世师表”;在今天,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符号,“世界文化名人”之首。他一直是后代人瞩目的对象,其身世也历来为人们所乐于探寻。
孔子的先人可以一直上溯到华夏民族的始祖黄帝,这是为历次编修的《孔子世家谱》所证明了的。据《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孔子临死前七日,因梦见自己“坐奠两柱之间”,故而对子贡说自己是殷商后人。事实的确如此。“孔”字原不作为姓氏使用,孔子本姓“子”氏,为殷商苗裔。史籍记载,黄帝生有二十五子,其中得姓者有十四人,共十二姓。有名玄嚣者,为黄帝正妃嫘祖所生,得姓“已”氏,他就是“少昊金天氏”。玄嚣之子名蟜极,蟜极生帝喾,继颛顼而有天下,史称“高辛氏”。帝喾之子名契,辅佐大禹治水有功,帝喾命他为司徒,敷“五教”,封于“商”,赐姓“子”氏,成为殷商的始封祖。黄帝距孔子四十七世,契距孔子四十三世。这说明,孔姓拥有高贵的血统。根据《孔子家谱·序跋宗图》里的详细记述,孔子祖先系统治中原六百年之久的殷商王族。
周灭商后,周武王封商纣王的庶兄,商朝忠正的名臣微子启于宋。微子,名启,《史记·宋微子世家》因避汉景帝刘启之讳,而写成微子开,周代宋国的始祖。孔子先祖为宋国贵族,第一个可考的人便是微子。故孔氏家族的史典谱牒中,追述先代世系,均把微子列入其中。如《孔子家语》云:“孔子,宋微子之后。”
微子启是殷纣王的同母庶兄,其母原是商王帝乙之妾,生下微子启、微仲衍以后,才被立为后,不久又生了受辛。依吉制,受辛应为嫡子,其二兄均为庶子。因此帝乙死后再议继位时,便立了受辛。当时人们称他为帝辛。他就是历史上著名的暴君殷纣王。纣王在历史上向来以暴虐著称,“酒池肉林”“炮烙之刑”等惨绝人寰之举,彻底动摇了经营几千年的殷商王朝的根基。
微子启见纣王的行径残酷,政治黑暗衰败,深为焦虑,曾多次劝说纣,希望他改邪归正,但纣不但不听,还大发雷霆,要把他贬为奴隶。微子启知道纣王已经不可救药,想想国势日益衰败,亡国之危就在眼前,自己身为殷王子嗣,却不知道怎么办才好,情急之下,他于是去找贤臣父师箕子和少师比干商议。
关于这次商议的情况,被记录在《尚书·微子》中。商议之中,微子列举社会中存在的各种乱象,对商王朝的现状表示忧心忡忡,父师深表认同,但也无能为力,为避免亡国导致绝祀,父师箕子建议微子启出逃。微子眼见殷商气数将尽,纣王暴虐必将灭亡,便毅然出走,隐居微地。
不久,周武王率诸侯兴兵伐纣,纣王急忙征发七十万奴隶为军,迎战于牧野。甲子日,两军列阵交锋,商军临阵倒戈,杀向独夫昏君纣王,纣王狂奔逃命,奔入朝歌城,逃避到鹿台之上。纣王登台四望,到处烽烟,知大势已去,死到临头,遂决计自杀。
微子启携带殷商祭器来到武王营前,光着膀子,系着手臂,左手牵着肥羊,右手拿着茅草,跪着挪进武王帐中。武王以微子贤,亲手释开微子启,将他仍封于微地,爵位与商时相同。
周初进行大分封时,根据周公旦“以商治商”的建议,将纣王之子武庚封到朝歌,留居朝歌统领殷民。然后又将自己的三个弟弟霍叔、蔡叔、管叔以协助的名义带兵驻扎周围对武庚进行监视,史称“三监”。但武庚仍保有野心,“三监”也没能起到应有的牵制作用,反倒是二者联合起来发动了对周王室的叛乱。周公率师平叛成功,杀了武庚,处理了“三监”,安定了东方。在此重大政治事件中,微子一直表现很好,周武王便把他命为宋国之君,以续殷祀。周初封的宋国和别的诸侯国不一样,虽是遗民之国却享有高度殊荣,风光不减,被封为当时最大的公爵,周王以宾之礼相待,宋君对周王不称臣,还准许其沿用殷时的祀乐。事见《史记·宋微子世家》。
就这样,孔氏家祖的祖先微子启成为宋国的第一代君主。他仁爱贤明,爱护百姓,善政明理,因此得到广泛的爱戴和拥护。微子启政绩卓著,名扬青史,被后人奉为殷之“三仁”。直至今日,在河南省商丘市,仍存有历经多次战火毁又复建的微子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