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之师(下)——老聃、苌弘、项橐
郭云鹏 刘佳亮
西周是礼乐文明的典范,但是孔子所处的时代,礼崩乐坏,关于礼和乐的学问很少有人熟知了。孔子试图传习周礼以整饬这扭曲和偏离的社会。于是他遍访礼乐之师,有一次便去了周,拜访到了老子和苌弘。
问礼老聃
《史记·孔子世家》记载,南宫敬叔对鲁昭公说:“我愿随孔子一同去周。”鲁昭公赐他一辆车子、两匹马和一名童仆。据说此番去周他们见到了老子,并且深入探讨了礼的问题。告辞之时,老子欲赠孔子一言:“我听说富贵的人都是用财物送人,品德高尚的人则用言辞赠人。我不是富贵之人,无物为赠,只能假当品德高尚之人,用言辞来为你送行。我想说的是:‘聪明深察的人常常受到死亡的威胁,那是因为他喜欢议论别人的缘故;博学善辩识见广大的人常遭困厄危及自身,那是因为他好揭发别人罪恶的缘故。做子女的忘掉自己而心想父母,做臣下的要忘掉自己而心存君主。’”
关于孔子与老子是否有过交集,有人在时代和年龄上提出了疑问。但在先秦典籍中,道家学派的《庄子》、儒家学派的《礼记》以及综合各家学派的《吕氏春秋》,都有他们两个交往的相关记载。此外,汉代的《韩诗外传》和《潜夫论·赞学》也都采纳了“仲尼学乎老聃”、“孔子师老聃”的说法。《礼记》中的《曾子问》,有三则是孔子自述“吾闻诸老聃曰”,还有一则说到“吾从老聃助葬于巷党”。有学者认为:“现传《礼记》编定于汉朝,儒道两家的对立已甚为明显。著《曾子问》中的四个故事,非传自先秦儒家之旧,则汉初儒家又何肯将其杂入,以长他人的志气呢?”南京夫子庙现藏有一方河南出土的南朝时期所制的孔子问礼图碑,说的就是这个故事。
访乐苌弘
《大戴礼记》谓:“孔子适周,访礼于老聃,学乐于苌弘。”圣人无常师,孔子在周考察期间,还拜访了著名的音乐大师苌弘,并向他请教乐理。据《国语》载,苌弘是周敬王的大臣刘文公的大夫。苌弘见到孔子后,认为孔子生有异相,对刘文公说:“吾看仲尼有圣人之表。他言必称先王,躬履谦让,博闻强记,将来可能会成为圣人。”刘文公说:“如今周王室衰微,各国诸侯都忙于以武力相争,孔丘不过一介布衣,出身微贱,怎么会可能成为圣人?”苌弘说:“尧舜文武之道,已被今人抛弃。当今之世礼乐崩丧,应该出现圣者,正其道统!”孔子听说他们的谈论后,回应说:“我又怎敢期望自己能够成为圣人呢?我不过是礼乐的信徒罢了。”
孔子请教苌弘韶乐与武乐异同,在最后问道:“《韶乐》《武乐》哪个更好呢?”苌弘回答说:“《韶乐》是虞舜时歌谣,《武乐》为周武王曲调。如果讲论功勋,舜继尧业天下大治,武王伐纣解救万民,都是功高与日月争光,不分高下。然而就乐论乐,《韶乐》声容宏盛,字义尽美;《武乐》声容虽美,曲调却晦涩隐含,稍为逊色。所以《武乐》尽美而不尽善,惟有《韶乐》可算尽善尽美了!”所以《论语·八佾》有:“子谓韶,尽美矣,又尽善也;谓武,尽美矣,未尽善也。”《论语·述而》有:“子在齐闻韶,三月不知肉味。曰:‘不图为乐之至于斯也!’”
在晋国的“六卿之乱”中,苌弘因支持范氏而被殃及以致丧生。《庄子·外物篇》载:“苌弘蜀人,被杀之后,血流不止,蜀人藏其血,三年之后化为碧。”成语“碧血丹心”就是由此而来,用来称颂为正义事业而牺牲的烈士。孔子正如苌弘一旦确定了前路,便如日月经天,前行不辍。
师事项橐
孔子的老师中,最独特的便是项橐了。《战国策·秦策五》记载,甘罗曰:“夫项槖生七岁而为孔子师,今臣生十二岁于兹矣!”另据《史记正义·樗里子甘茂列传》引载,甘罗十二岁拜丞相时,拿项橐作比喻,来说服文信侯吕不韦让自己出使赵国。南宋大儒王应麟编写的《三字经》亦有此说:“昔仲尼,师项橐,古圣贤,尚勤学。”大体是讲项槖在七岁时语出惊人、聪颖非凡,孔子就把他当做老师看待。
相传,孔子率弟子们东游,车马被路中间一群正在玩耍的小孩堵住了去路。驾车的子路,大声吆喝:“闪开!闪开!”有一位叫项橐的小孩若无其事,照样玩他的。子路满脸怒气,伸手要揍项橐,被孔子禁止。孔子下车问:“你这小孩子怎么不让路?”项橐说:“城躲马?还是马躲城?”孔子一时语塞,弟子们也哑口无言,只好绕“城”而过。
项橐在知道面前的便是鼎鼎大名的孔夫子之后,便向孔子请教了三个问题:“天地人为三才,夫子可知天有多少星辰?地有多少五谷?人有多少根眉毛?”孔子一时不知如何应答,只好摇了摇头。项橐得意道:“天有一夜星辰,地有一茬五谷,人有黑白两根眉毛。”之后项橐又连着问了孔子一些奇奇怪怪的问题,孔子都没能回答上来,而项橐的答案都十分巧妙。孔子不由得连连慨叹后生可畏,说项橐可以为师。孔子以项橐为师的消息一时传开,各诸侯国得知后都想找到项橐为其所用。后来,吴国、齐国的武士在争夺过程中,项橐被刺死。据明代《广博物志》称:“项橐十岁而亡。时人尸而祝之,号‘小儿神’。”在项橐的家乡还建有“小儿庙”。汉代一些表现孔子故事的汉画石像中,有很多都可以见到项橐的身影。子曰:“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拜项橐为师可谓是把这一句表现得淋漓尽致。
也许,一种思想,要经历无数人的传承,才能扎根生芽开花,孔子无常师,他追求的是他一生的信念,最终灿然于天地,万古长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