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褒碑

日期: 2024-11-25
浏览次数: 0

孔褒碑

刘岩  牛秋鹏

 

在曲阜汉魏碑刻陈列馆,立有一通《汉故豫州从事孔君之碑》,俗称为“孔褒碑”。2008年中央美术学院为“庆九十华诞,迎百年奥运”曾举办中国历代碑拓精品艺术展,其中就有“孔褒碑”的拓片。这是一通什么样的石碑如此珍贵?其内容记载了怎样的往事?它和大家熟知的“建安七子”之一孔融又有什么关联呢?

“孔褒碑”高270厘米,宽101厘米,厚23厘米,有额,有穿,额隶书题“汉故豫州从事孔君之碑”,为东汉立石无疑。与众不同的是,该碑史上常年不为人所知,直到清雍正三年(1725年),才被发现于曲阜城外周公庙东侧,随即移入孔庙加以保护。而近年来对它立碑确切年月的考据也颇有争议,更为其增添了几许传奇色彩。  

首先,让我们来看看此碑被发现后,清代学者们对它的关注:翁方纲《两汉金石记》卷七有原文及释;武亿《金石三跋》之《一跋》卷二有释;《金石图说·甲下》有图及释;王昶《金石萃编》卷十四有释。另外还有《校碑随笔》、《环宇访碑录》、《汉碑录文》、《金石聚》、《平津读碑记》、《山左金石志》等诸多书籍把它收录其中。“孔褒碑”一时被人们所熟知,名起四方。因该碑出土时,受到岁月的蚕食,碑表削落严重,字迹已模糊不清,损毁严重,故对其书法价值评价逊于内容的探究。

当我们知道这通碑的来历之后,不禁要问,此碑承载了一段什么历史故事?现在就让我们走进该碑隐在背后的历史,解读那一段不为人熟知的悲惨故事。

这里我们先提起几个人的名字,孔宙、孔晨、孔谦、孔褒、孔融、孔昱、张俭,这其中有我们如雷贯耳熟知的大人物,也有默默无闻不为人所知的小人物。他们之间是怎样的一种关系呢?是什么把一个张之外姓,给孔氏家族带来一场的杀戮中呢?尽管碑文字迹不清,但历史是不会轻易忘却的,特别是带着血迹的历史。

东汉年间,孔子的嫡孙已传至十九世,他便是孔门中著名的人物孔宙。孔宙官至泰山都尉,生有七子,传者有五:孔晨、孔谦、孔褒、孔融、孔昱。孔宙博学多才,对儿子们的教育更是教诲有方,不辱儒门。

孔褒,字文礼(?-169年),孔宙七子中的第三子,孔融之兄。他为人忠厚,举孝廉,辟豫州从事。

张俭(115—198年),字元节,山阳高平(今邹城)人,为东汉名士。曾任山阳郡东部督邮,辅佐郡守督,这在当时是一个实权派人物。时与孔褒志趣相同,为同僚好友。

东汉末年,政治腐败,宦官把持着朝政,专权擅政,并且制造一次又一次党锢事件,受牵连者甚众,造成了社会大动荡,史称“党锢之祸”。建宁年间,宦官侯览的母亲因去世,归山阳郡防东(今山东单县东北)而葬,大肆修建陵墓。张俭尽“督邮”之职,上奏揭发了当权的宦官侯览和他的家人在家乡所犯的罪恶。这下便惹恼了穷凶极恶的侯览,随即便密谋同僚朱并,让其诬告张俭与同郡二十四人结党,图谋造反。

历朝历代的统治者最不能容忍的就是“谋反”一词,但他们的天下往往因“反”而得。昏庸的汉灵帝怕了,便下诏追捕张俭等人,要治其死罪。一时间风声鹤起,乌云密布,一场全国性剿杀又一次席卷大地。

张俭因与孔褒为同乡故人,志同道合,结交甚深,更是对孔褒的为人了如指掌。当得知揭发侯览之流引来杀身之祸时,慌忙逃出,急迫之中他首先想到的是好友孔褒,于是,便来到孔家请求掩护。恰时不巧,孔褒外出不在,其弟孔融代兄出来彬彬有礼地接待了他。张俭见孔融年幼,还是个孩子.不可能明白世间的事理与险恶,便没有说明真实来意。聪慧的孔融一眼辨出张俭逃命狂奔、魂神失魄的囧态,断定张俭定有什么难言之隐。就对张俭说:“兄虽在外,吾独不能为君主邪?《后汉书·郑孔荀列传》)听了孔融的话, 张俭心里踏实下来,事已至此,便讲出了原委。孔融听罢,立即把他小心翼翼地隐藏在家中。这便是成语“望门投止”的来历。

在孔家躲藏了好几天,不见孔褒归来,倒也相安无事,但终归不是长久之计。有一天,张俭按捺不住找了个机会, 终于安全地走出了孔氏门第。

不料时隔不久,还是走漏了风声,有人向地方官府告发了此事。官府抓不到张俭本来就十分窝火生气,此时更是恼羞成怒,借此便大肆捉拿张俭党人和凡是帮助张俭逃跑相关联的人,他们都被列入党人的行列。于是,经过筛选就把孔融和他的哥哥孔褒一同捕禁官府受审。堂上,审官似乎平静的对孔融和孔褒说:“你们兄弟到底是谁收留并放走了张俭?你们知道不知道, 张俭是朝廷的要犯, 放走了他就是与他是共犯,是杀头之罪。”审官的问话,字字如同钢针般刺痛着哥俩的情感神经。孔融早有心理准备,知道兄长和张俭是挚友, 又有同党之嫌,孔褒这时出现在明处,无论如何,朝廷是不会轻易放过他的。只有自己主动承担责任,把大小事情承揽下来,才会保全兄长的性命。于是, 他抢先对审官说:“保纳舍藏者,融也,当坐之。”(同上)听了弟弟把罪责承担在自己身上, 孔褒急忙前道:“彼来求我,非弟之过,请甘其罪。”(同上)

孔融、孔褒俩兄弟在公堂上争执不下,互不相让,都说是自己放走了张俭。审官见状, 顾忌是圣门之后,一时也拿不定主意,便前去追问其母亲。褒母说:“家事任长,妾当其辜。”(同上)家中三人争死,官吏不敢妄断,只好如实上报朝廷。后来,皇帝听信了侯览谗言,定孔褒为同党之罪,被处以死刑。

孔融幸存,成为一代才子,在我国历史、文学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此事件虽然在当时封建专制统治下,没有完美的结局,但是他们之间母慈、兄友、弟恭的传统道德,却十分可敬可佩可叹。拿着自己的生命保同门的平安,这是手足之情,可谓“小义”;用自己的生命置换他人安全,叫做“杀身取义”,可谓“大义”。孔门三人争死之大义,凛然争死的事迹被此碑记载并保留了下来,时至今日依然能够感人心扉。正义在身,古人就是那么“任性”。

石碑的出现无疑增加了人们对那个时代,那段背景的认知,义烈孔门的故事也逐渐被人们所熟知。通过这段历史,我们也加深了对孔氏族人的进一步了解。在充满“仁、义、礼、智、信”的中国古代社会,张俭对孔褒的信,孔褒对张俭的义,孔融对张俭、孔褒的礼,以及褒母对孔氏二兄弟的仁,无不让我们感动。让我们深刻感受到彼时恶人当道环境下,人与人之间的互助关爱及价值取向,而这种价值取向是任何时候都是不可或缺的。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