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孔外孔
在曲阜,存在着两种“孔”姓。那就是,作为孔子后裔的孔氏称为“真孔”、“里孔”或“内孔”;同姓“孔”而不同宗的孔氏被称为“伪孔”、“外孔”。
从古代时起,中国姓“孔”的非止一族。如黄帝的史臣孔甲之后就姓孔 ;春秋时期,郑国有孔张、孔叔、孔将鉏等 ;卫国有孔达、孔达之孙孔烝鉏,孔烝鉏之孙孔羁,孔羁之孙孔圉,孔圉之子孔悝等 ;陈国有孔宁、孔奂等 ;齐国有孔虺、孔距心、孔青等。然而,这此“孔”姓均“姓同而族异也”,皆各有姓源。其中郑国的“孔”出自“姬”姓,卫国的“孔”出于“姞”姓,陈国的“孔”出于“妫”姓,独孔子先祖宋国的“孔”出于“子”姓。《孔子家语·本姓解》说,至孔父嘉距弗父何“五世亲尽,别为公族,故后以‘孔’为氏焉。”至于其他诸“孔”,《孔府档案》一一二四卷中说 :“凡此数族,近世并不著闻,而列史所载,往往在我家谱系之外者,虽吾宗失传者甚多,然安知其非出诸孔之后乎?”
曲阜“孔”姓中“里孔”与“外孔”的区别,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在于唐朝末年之后五代初期的“孔末灭孔”之乱。《阙里宗枝图记》明确记载 :“圣祖大成至圣文宣王没世今二千载,子孙以蕃衍荐,蒙累朝优礼,迥与常人异。由是冒为圣人之裔以自利,代有其人。宋文帝元嘉十九年诏,以阙里往经寇乱,坟茔荒鞠弗翦,鲁郡土民孔景等五户居近孔子墓侧,蠲其课役,以给洒扫,栽种松柏。厥后,孔景遗胤浸致中横。有孔末者,乘五季之乱,杀圣人子孙几尽,惟泗水令光嗣之子仁玉,生才九月,隐于外家得免,实四十三世孙也。末遂冒为袭封曲阜令,窃葬其祖于孔林之东。时鲁人以末诈,讼于官。事闻于上,蒙后周太祖罢末治罪,复以仁玉任曲阜令,裔封文宣公。故自五代及宋,孔氏所存无几。其有谱系同居者,谓之‘裔封院’,外居者谓之‘外院’,非吾族也。”
这则记载,实际上就是孔氏家族史上的“孔末灭孔”事件。
孔仁玉自幼聪颖,读书识大义,尤精《春秋》。涖职期间,严洁祭祀,勤于职守。明宗命他袭封“文宣公”兼县令,恢复了孔家在唐代的一切特权。后周广顺二年(952 年),太祖郭威亲临曲阜,到孔子墓前亲自祭拜,仍令孔仁玉袭封文宣公兼曲阜县令,又特旨赐五品官服,兼任监察御史,代朝廷监察地方吏治民风。
孔家后来蕃衍旺盛,成为曲阜一大氏族,孔仁玉被孔氏后人尊为“中兴祖”。到北宋末年,阙里孔氏已发展到上百人,以繁衍宗支而分为“五位”,即以五宗之祖的官职为名 :袭封位、中散位、侍郎位、中舍位和博士位,均居于庙宅之内,世称“内院”,或“内孔”、“里孔”、“真孔”。然而,孔末虽然被诛,他的家族子孙繁衍亦盛,他们见内院立为“五位”宗支,也设立“五院”与内院抗衡,分称宅上院、洙泗院、驾部院、文登院和三传院,世称他们为“外院”、“外孔”或伪孔”。
千百年来,孔氏家族鉴于“孔末灭孔”的惨痛教训,认为“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里孔”与“外孔”不共戴天,成为家族史上纠纷的焦点。但是,孔末后人不承认是“外孔”。这种争端历代皆有,甚至发生流血事件。金代明昌年间,孔末后人孔寅孙因孔庭族长孔端修拒绝“外孔”子弟入学读书,诉讼至礼部,结果,“外孔”遭到黜斥。其后,孔庭族长孔玭因不许“外孔”的孔之仙冒充圣裔,结果全家十一口人惨遭杀害。到了元代,又有“外孔”欲到孔庙参加祭祀活动,孔子五十四代孙衍圣公孔思晦大会族人予以严斥,刊刻宗支世系于碑石,立于庙庭。同时,奏准将“外孔五院”编入地方里甲为民籍,分属小薛社、张阳社、西隅社、东忠社和西忠社。发展到明、清时代,孔末的“外孔”在曲阜、邹县、泗水等地皆有,同属一姓,并非一脉。
但是,非圣裔的孔氏希图享受优免地方差徭,入“四氏学”读书以便参加科考等特权,常常设法混到“里孔”中去,因而出现了大量“伪孔”冒宗的现象,无论在山东境内或居住在外州县者都有。同治十三年(1874 年)“外孔”孔永年冒充圣裔,按孔氏行辈为儿子起名,混乱了宗派。孔府要求县衙严加追究。移文说 :“本爵族大丁众,人丁繁衍,分为六十户,每户设户头、户举,以便稽考,原以杜假冒乱宗之弊。至伪孔一姓,系五代时孔末之后,以前仆随主姓,是以曲阜、邹县皆有此姓。惟不准随行辈取名,以免混乱。今据林西户户举孔毓楷等十户廪控,孔永年之孙孔继魁实系伪孔,假冒行辈,冒充圣裔,报充执事官,希图归入四氏,殊属混乱宗派,可恶已极!本应由本爵传案讯究,惟既据该族人等所禀,孔继魁的系伪孔,未便迳传,自应据详移会传案,确切明惩究,以清宗派而杜假冒。”(《孔府档案》一二九九)
孔氏宗族对“里孔”、“外孔”历来都有明确的划分和严格地规定。除“外孔”不准按“里孔”颁发的行辈字样起名外,还规定,凡属“外孔”都不能续圣裔孔氏的家谱,如有冒宗续谱者,不仅冒宗者获罪,连户头、户举也要受到严惩。
现在,曲阜孔姓众多,“里孔”“外孔”杂居相处,外孔多年间早就随孔氏行辈起名字,而许多年轻的孔氏后人反而不用统一的行辈而自择新式意义的名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