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读
孟祥才(1940年——),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彭门创作室导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齐鲁书社等出版社出版《孔子新传》《孟子传》《秦汉史》《先秦秦汉史论》《先秦人物与思想散论》《秦汉人物散论》《秦汉人物散论续集》《梁启超评传》《王莽传》《中国古代反贪防腐术》《齐鲁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汉代的星空》《汉朝开国六十年》《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卷》《山东思想文化史》《秦汉政治思想史》等个人专著32部,主编、合撰、参编著作31部。有关著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一等奖、山东省社科著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炎黄春秋》《文物》《文艺报》《中国史研究》《历史教学》《文史哲》《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史学月刊》《江海学刊》《人文杂志》《史学集刊》《孙子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两次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和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孟祥才先生
本栏目采取文字与语音朗读结合的方式,推出彭门创作室导师、著名历史学家孟祥才先生的新作《孔子新传》。《孔子新传》于2021年由人民出版社出版,以生动传神而不失学术性的笔触,将孔子这一位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的人生经历、生活情趣和思想学说娓娓道来。本栏目每周持续更新,敬请广大读者和听众朋友们关注。
第三章
“入太庙,每事问”
孔子的童年,并不是在鲜花酒杯、欢声笑语中度过的,而是充满着无限的不幸、困苦和艰辛。
颜徴在尽管为叔梁纥生下了健康的儿子,但在一妻二妾的家庭中,她依然没有什么地位,终日在施氏夫人的淫威下过着忍气吞声的日子。只有呀呀学语的的儿子天真无邪的欢笑声,可以暂时驱散她心头的阴霾。不料孔子三岁时,叔梁纥一病不起,撒手人寰。此后,颜徴在对于这个充满矛盾和敌意的家庭再也没有什么留恋,就带着儿子回到娘家居住的曲阜城中,靠自己纺线织布、种粮种菜,饲养禽畜以及亲友的接济艰难度日。这位无比坚强的女性,可敬的慈母,把自己全部的生活希望和对未来的期许,都寄托在聪颖懂事的儿子身上。
孔子很小就尝到了生活的艰辛,看到了母亲为了抚育自己成长而付出的血汗和泪水。后来,孔子特别注重孝道,除了时代的原因外,与他个人的生活经历显然有密切的关系。为了减轻母亲的负担,为了抚慰母亲孤寂苦痛的心灵,孔子从小就帮着母亲从事力所能及的体力劳动,挑水、打柴、种田、放牧,凡是他能干的活儿都抢着干。后来,他多次对自己的学生说:“吾少也贱,故多能鄙事。”意思是,因为我少年时期家境贫寒,所以许多达官贵人认为卑贱的事我都能干。孔子少年时期的遭际,使他过早地品尝了人间百味,较广泛地接触了下层的民众,对他更深入地了解和认识政治、窥视社会,体味人生,显然具有积极意义。
少年时代的孔子最突出的特点是聪明好学。他不仅在为平民子弟开设的学校里如饥似渴地学习各种知识,而且随时随地注意向周围有学问的人学习。从儿童时代起,他就对当时的礼乐产生了特殊的爱好,在与小伙伴们做游戏时,他多次摆上用泥做的俎豆等礼器,模仿大人,练习各种礼仪,这就是《史记·孔子世家》记载的“为儿嬉戏,常陈俎豆,设礼容”。而鲁国得天独厚的文化氛围和深厚的礼乐渊源,为少年孔子提供了肥沃的土壤和良好的环境,使他如鱼得水,迅速成长起来。
孔子出生地的鲁国,是西周初年大政治家思想家周公旦的封国,起初封地在今天河南的鲁山。周公是周文王的第三个儿子(也有第四子之说),是周武王的弟弟和主要谋臣,是武王灭商的主要策划者和牧野之战的重要指挥者之一。在武王去世后,他辅佐成王,营建东都洛邑,举行二次东征,把纣王之子武庚为首的叛乱势力扫平。此后,为了进一步镇服东方,周公的封地就由河南鲁山移至奄(今山东曲阜一带)。由于周公一直在周王室担任要职,难以亲自治理封地,就派儿子伯禽治理鲁国。因为周公功劳很大,所以成王特赐鲁国一套完整的文物典册,并特许鲁国使用周天子的礼乐。这样一来,鲁国自然就成为西周以来东方的文化中心,以完备的礼乐制度为各个诸侯国所仰慕。春秋时期,吴国的季札出使鲁国,观礼时,对鲁国丰富的传统礼乐发出了由衷的赞美词。后来,晋国大夫韩起访问鲁国,观赏鲁太史收藏的《易》《象》《鲁春秋》等典籍,曾感慨系之地说:“周礼全在鲁国了啊!”春秋时期的鲁国,以曲阜为中心,北至泰山,南临漷水,东属蒙山,西濒大野泽。土地肥沃,物产丰饶,经济文化比较发达。然而,从西周到春秋的数百年间,由于一代又一代的鲁国统治者过于拘泥于僵化的礼乐制度,对社会变化因应乏力,改革迟缓,致使鲁国处于日趋衰落中。春秋中期以后,鲁国已经降为二流小国,与当年实力相当的齐、晋、楚等大国相比,实在不可同日而语了。由是它只能在齐、晋、楚等大国的夹缝中左右支绌,艰难维持。但是,在文化上,鲁国仍不失东方重镇的地位,以其特有的悠久的礼乐文化的氛围熏陶着孔子。
大约在15岁以前,孔子在鲁国的平民学校里读书,学习了一般的文化知识和射御之类的基本技能。但是,很快这样的学校已经无法满足他对知识的渴求了。然而,由于家境贫寒,孔子没有条件进入为贵族子弟设立的高级学校深造,他就只能通过自学来提高自己的水平了。孔子后来回忆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就是说孔子自15岁起就立志向学,开始了自己一生对学问的追求。他15岁起认真下功夫学习《诗》《书》等典籍,同时还学习当时有广泛用途的礼和乐。鲁国的太庙是祭祀鲁国始祖周公旦的宗庙,里面陈列着许多文物古器,是鲁国经常举行政治礼仪活动的场所,因而也是了解周王室与鲁国历史和典章制度的重要课堂。孔子经常到这里来考察学习,遇有不明白的问题就虚心求教,这使他获得了大量的古代礼乐文化知识。此外,他还经常到其他已故鲁国国君的祀庙中学习考察,辨识各种文物典籍,熟悉西周和鲁国的历史,学习天文历法及地理方面的知识。与此同时,孔子更抓住一切机会向所有他碰到的有学问的人学习。《史记·孔子世家》记载了他向鲁国的乐官师襄子学习弹琴的故事:
孔子学鼓琴师襄子,十日不进。师襄子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已习其曲矣,未得其数也。”有间,曰:“已习其数,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志也。”有间,曰:“已习其志,可以益矣。”孔子曰:“丘未得其为人也。”有间,有所穆然深思焉,有所怡然高望而远志焉。曰:“丘得其为人,黯然而黑,几然而长,眼如望羊,如王四国,非文王其谁能为此也!” 师襄子辟席再拜,曰:“师盖云《文王操》也。”
这个故事说,孔子向师襄子学习弹琴。有一次,他迷上了一支曲子,就反复弹奏,一连十多天也不调换别的乐曲。师襄子听了,认为他已经弹得不错,建议他另换一支曲子。孔子说:“我虽然已经熟悉这支曲子了,但还没有掌握它的技巧。”于是继续弹奏下去。过了些时候,师襄子告诉他:“你已经掌握了这支曲子的弹奏技巧,可以换一支了。”但是孔子还是继续弹奏下去,理由是还没有领悟这支曲子的寓意。又过了一些时候,师襄子告诉孔子他已经悟出曲子的寓意,可以换一支曲子了。孔子说:“我还没有领悟乐曲所描写的人物形象呢!”继续弹奏下去。又过了一段时间,孔子突然感悟,站起来痴痴地眺望着远方,深情地说:“我看到这支曲子描写的人物形象了:这个人身材高大,面貌黎黑,眼睛向上,有着统一四方的宏伟志向,这除了周文王还有谁呢!” 师襄子听了连连称赞说:“你说得太对了,这支曲子就是《文王操》啊!”这个故事似乎有些怪异,但其中表现的是孔子顽强痴迷的学习精神和对音乐的超常的感悟努力:他在不断地弹奏中领悟了这支曲子所展现的是周文王那超凡入圣的独特的音乐形象。
孔子在自学的道路上不断前进。他锲而不舍,孜孜以求,四处拜师,不耻下问,不断增进知识和技能。他后来时常说:“三人行,必有我师焉。择其善者而从之,不善者而改之。”他对自己勤奋的学习态度也很自豪,曾说:“十室之邑,必有忠信如丘者焉,不如丘之好学也。”意思是说即使十户人家的小村子,也一定有像我这样讲究忠信的人,只是不如我好学罢了。孔子不仅有一个好的学习态度,而且还有一套正确的学习方法。他能够把学与习很好地结合起来:“学而时习之,不亦乐乎!”又把学与思结合起来:
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这就是说,学习必须与思考结合起来,在学习中思考,在思考中学习。在不断增长知识的过程中,也增长学问和本领,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和学识水平。正因为孔子既有勤奋而持之以恒的学习态度,又有学与习、学与思相结合的正确的学习方法,所以他的学问长进迅速,掌握的知识和技艺很快超出了当时贵族学校规定的礼、乐、射、御、书(文字课)、数(数学课)等六种科目,成为一个学识渊博的青年才俊,在鲁国渐渐地有点名气了。不少人开始向他讨教问学,鲁国的贵族之家也开始对他刮目相看。
就在孔子的学问日益精进之时,与他相依为命、终日操劳的母亲却一病不起,溘然长逝。这一年。孔子仅17岁,母亲也还不到40岁。孔子悲痛欲绝,虽然贫穷,他还是竭尽所能殡葬了母亲。由于父亲死时他年纪太小,那时的习俗又是坟而不墓,所以他不知道父亲墓地的准确方位。为了使母亲与父亲合葬,他将母亲的棺木停在“五父之衢”那个人们来往稠密的地方,自己跪在那里,恳请知情者讲出父亲的墓址。他的孝心感动了知情人,终于如愿以偿地使父母合葬,了却了一桩心愿。后来,经过历代帝王的追封,孔子父母都获得了崇高的爵位,他们的墓地变成了“梁公林”,座落在曲阜城东的原野上,那高大的坟茔和庄严肃穆的享殿,掩映在参天的树木之中,作为重要的古迹任人凭吊。
朗读:朱雅斤
编辑:谷骋
审编:李懂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