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孔林享殿东门进入院子,穿过北边古亭西转,便看到一座高大的坟冢,这就是孔子及其夫人亓官氏的合葬墓。
鲁哀公十六年(前479年),孔子在鲁国去世后葬于鲁城北泗上。据《阙里文献考》记载,当时孔子的墓“茔不过百亩,封不过三垅,祠、宇不过三间”,后经历代恢扩,才日就宏丽。今孔子墓封土东西30米,南北28米,高约5米,似一隆起的马背,故称“马鬣封”。
孔子名丘,字仲尼,春秋时期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政治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公元前551年,孔子出生在古鲁国曲阜。传说他的父母曾在尼山祈祷求子,后来果然生下了孔子。而孔子一生下来,头顶中间低四边高,很像尼丘山,他的父母便给他起名为“丘”,字仲尼。大约三岁时,孔子的父亲叔梁纥就去世了,由母亲独自抚养长大。因家境贫穷,自幼很懂事,好学不倦,尤其对一些祭祀活动十分感兴趣,并常常模仿大人行礼。贵族大夫孟鳌子病危,临终时对他的儿子孟懿子说,孔子年少时好礼,将来必定成为贤达的君子,我死后,你俩兄弟要拜孔子为师。但是,因社会地位不高,年轻的孔子曾从事于在当时被认为是最卑贱的事务。据说他当过吹鼓手,做过管理账目的“委吏”。
△孔子
五十一岁的时,孔子才被鲁国的国君任命为中都宰(今汶上)。他从礼制教化入手,认真管理市场,切实抓好治安,积极发展生产,加强对老百姓的伦理教化。两年后,出现了买卖公平、路不拾遗的良好秩序,显示了非凡的才能。因政绩显著,鲁定公晋升孔子为司空,不久又擢升为大司寇。如果鲁国从此励精图治,这对于想控制鲁国的齐国来说是非常不利的。于是齐国为了拉拢鲁国,以对抗别的国家,遣使来鲁国,要求在夹谷(今山东莱芜)会见。孔子处事谨慎,向鲁国国君建议:“文事武备,要带一些军队同行,预防不测。”鲁国国君同意了他的做法。
在会盟时,齐国忽然以助兴为名,齐国的乐队有的举着旗子,有的还拿着兵器,乱哄哄的涌向土台。孔子见此情景,马上命军队挡住这些人,自己走上台上保护国君,并质问齐国国君:“两国友好会盟,为何用武力来捣乱,这是很失礼的”。齐君心虚,不敢回答,立即叫手下撤退了。齐君见武力要挟的计谋失败,签订盟约时又提出,齐军出征时,鲁国要派兵、车相助,否则就是违反盟约。孔子还击说:“齐国不归还过去侵占的土地,也是违盟。”最后,迫使齐君答应了鲁国的请求。
在这次会盟中,孔子临危不惧,机智多谋,以过人的胆识赢得了这场外交的胜利。此后,因鲁国政治混乱,难以实现政治抱负,于是在五十五岁那年,携弟子颜回、子贡、子路等,开始了长达十四年周游列国的颠沛生涯。孔子带着弟子在离开陈国到蔡国的途中,正遇上吴楚交战,被乱兵所围,进退维谷,带的粮食都吃完了,遭到绝粮的困难。大家又饥又累,有的人甚至病倒了,可是孔子还是坚持教学、弦歌不停。子路沉不住气了,就很不高兴的问孔子:“君子也有穷困潦倒的时候吗?”孔子说:“君子即使处于穷困的境地,也不变操守,要是小人遭遇穷困,就会胡来。”他一面教育弟子在困难中不泄气,一面派机智灵活的弟子前去交涉。最后,子贡交涉成功,孔子一行在楚军的保护下离开了被困之地。
孔子带着弟子转游各国,道途艰难,一事无成,而自己已是垂垂老矣,对家乡及亲人的思念也越来越强烈。六十八岁那年,孔子带着遗憾终于回到了阔别十四年之久的故乡。回到鲁国后,继续从事教育事业。据史载他一生弟子三千,贤能者七十二。同时,还集中整理一些文献资料。公元前479年,孔子病故,终年七十三岁。
孔子的一生以克己复礼为己任,主张以礼治国,曾说:“丘闻之,民之所由生,礼为大。非礼,无以节事天地之神也;非礼,无以辨君臣上下长幼之位也;非礼,无以别男女父子兄弟之亲、婚姻疏数之交也。”(《礼记·哀公问》)因此,孔子推崇周礼,重视丧葬制度,把丧葬制度看作是宗法制的基础,主张“葬之以礼”,即按照礼的规定和要求举行丧葬。孔子去世后,他的弟子公西华主持了丧葬仪式,《礼记》曰:“孔子之丧,公西赤为志焉。”
孔子的葬礼集中了夏、商、周三王的礼节,但葬礼非常的简洁。史载子夏对前去观看的燕国人说:“圣人之葬人,与人之葬人也,子何观焉?”意思是说,圣人为别人举行葬礼,与普通人安葬圣人是一样的,你们为什么跑来观看呢?葬礼结束后,弟子们一人一抔土,为孔子筑起了一个椭圆形的墓。《孔氏祖庭广记》载:“孔子冢去城一里,茔冢百亩,北广十步,东西三十步,高一丈二尺。”可见,其墓制的规模很小,无法与当时的王公贵族墓葬相提并论。当时,孔门弟子约定为老师守心丧三年,其远方弟子还从家乡带来树苗,栽种在孔子的墓旁。《阙里志·林庙志》载:“树以百数,皆远方弟子各持乡土,异种所植,鲁人世世无能名者。”随着岁月的流逝,当年的小树逐渐长成参天的大树。至今,孔子墓前还有“子贡手植楷”石碑。
△子贡手植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