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孔氏殡期礼仪(中)

日期: 2018-03-23
浏览次数: 120
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孔氏殡期礼仪(中)

 孔氏殡期礼仪
(中)
 

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孔氏殡期礼仪(中)
摘 要:

按丧礼仪,殡与葬为两个不同的概念。随着历史的沿变,殡早已不是浅埋的代名词,它赋予了新的文化内涵,除分为小殓、大殓外,还出现了停灵期间不同名称的祭拜。小敛程序后入棺,安放在孔府内宅“前上房”称之为大殓。如果死者是府内其他家庭成员,则停放在府内“白虎厅”(现已不存)。


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孔氏殡期礼仪(中)

△万古长春坊


一切安排妥当,亡者死后的第七天,要发布首七告文,并举行首七祭祀仪式。以后每七天都要进行这一仪式,举行七次,至四十九天止。这是衍圣公府沿袭不变的丧葬礼仪程序,世代遵守。

“七七”始见于北魏胡太后父国珍卒之诏,《魏书·胡国珍传》:“又诏自始薨至七七,皆为设千僧斋。”而唐代则盛行七七斋,姚崇遗令以诫子孙:“若未能全依正道,须顺俗情,从初七至终七,任设七僧斋。若随斋须布施,宜以吾缘身衣物充,不得辄用余财。为无益之枉事,亦不得妄出私物,徇追福之虚谈。”(《旧唐书·姚崇传》)宋司马光《书仪·斋僧》曰:“世俗信浮屠诳诱,于始死及七七日、百日、期年、再期、除丧,饭僧设道场,或作水陆大会。”

其渊源,一说是佛教在我国流行后产生的一种风俗。按照佛教的轮回观,人生有六道流转,在人死此生彼之间,有“中阴身”,如童子形,寻求生缘。以七日为一期,若七日终,不得生缘,则续七日,至第七个七日终,必生一处,称为“超度”。在此期间举行超度、祭奠,便形成了习俗,流传至今。

一说为清钱泳《履国丛话·考索·七七》所记:“丧家七七之期,见于《北史》、《魏书》、《北齐书》及韩琦《君臣相遇传》,又顾亭林《日知录》、徐复祚《村老委谈》、郎瑛《七修类藁》皆载之。要皆佛氏之说,无足深考。惟《临淮新语》谓始死七日,冀其一阳来复也。祭于来复之期,即古者招魂之义,以生者之精神,召死者之灵爽,至七七四十九日不复,即不复矣,生者亦无可如何矣。此说最通。”他比较认同于“古者招魂之义”,并非佛所创义。

二说皆有理据,由此分析,七七之仪由来已久,原本“古者招魂之义”,后世随着佛教的传入,佛义深深地融入到国人的丧葬礼仪中。但据乾隆《曲阜县志·风俗》载:“孔颜丧、祭不作佛事,异姓亦效之。故李文正(李东阳作者注)诗云:‘一方烟火无庵观,三氏絃歌有子孙。’盖纪实也”。说明,明清以来曲阜一带佛事染指丧仪并不流行,孔门府第恪守传统、秉承古义。从清代孔门之七七丧仪来看,其告文尽显哀伤、怀念之情,亦无作法超度之佛影。以六十六代衍圣公孔兴燮继配吕氏七七为例,告文如下:


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孔氏殡期礼仪(中)

△孔兴燮

首七告文

兹三月二十二日,为吾显妣皇清诰封一品太夫人吕太君首七之辰,不孝毓圻、埏率齐哀期;孙传镇、铎、鋕、镛;齐哀曾孙继瀛、泰、缚、浩、汧、泂;齐哀元孙广本、启、业等,谨陈羊、豕家食哭奠。

灵前曰呜呼!我母逝矣,笑貌依然,音声不在,曾咎刻之几何而幽明异路,已七昼夜。于兹矣谨沥哀诚痛叩灵筵,懓然忾然,来格来歆。

尚飨!

二七告文

呜呼!我母之逝也,忽已十有九日矣。痛音容之渐杳数时,序以心摧,积日而旬将又半之伤,孰甚焉!灵其如在,鉴兹哀忱。

尚飨!

三七告文

呜呼!我母之逝也,在暮春既望历二十又一日。而夏咎舒长矣,熏风佈暖,入繐帏而凄。其流光如驶,音容渐杳,岂不痛哉!

尚飨!

四七告文

呜呼!我母自捐阁以来,忽已二十有八日,积旬为月,将一周矣。哀慕之思,瞬息难安。而况月将一周已遍嬗盈亏之数乎!劬劳罔极,抚时滋痛。

尚飨!

五七告文

呜呼!痛违我母慈颜月有五矣。回思月有五之前,为暮春既望后一日。尔时我母犹乎不孝等提耳而面命之会,几何时忽已为夏初,既望后之六日,光阴荏苒,恍惚靡依。

尚飨!

六七告文

呜呼!不孝读礼“三年之服”,不计闰,二十七月。今者设位而哭,朝夕尚饍已四十二日于兹矣。以报劬劳,则二十七月未足酬。罔极之思,以遡契濶,则四十二日。己不胜靡依之痛,哀哉!

尚飨!

七七告文

呜呼!阴之数穷于六越一日为七七,非盈数也。七其七则历四十有九日,而七之数盈矣。自此以牲时序迁移,音容杳渺,日积日而渐以远,远日远而渐以踈,哀哉!

尚飨!

吕氏在清一代孔氏家族中,影响颇大,享年八十有一。由于孔毓圻、孔传铎父子深得康熙帝的赏识,且正值孔氏家族鼎盛时期,故其丧葬礼仪严谨、宏大,具有代表性。

孔氏家族丧仪中除行七七告文外,家庭成员还要每天早行朝香仪,晚行夕香仪,遇望朔日亦行仪;殡期有告庙、告灵仪、百日祭、堂祭等;葬期有林内祀土、告墓、开坟、行家祭礼、谕祭、告奠、题主、安主;葬后有虞祭、卒哭,周年小祥祭;两周年大祥祭等多项礼仪。

朝、夕香仪一般由执事和礼生辅助举行。其仪为:

主人诣盥洗所净手,礼生递巾擦拭后就位。礼生奉魂帛入,跪递,主人接,叩头,平身,复位。然后再跪,焚香,酹酒,伏地长哀,哀止,平身。焚香后,香火不可间断,直至出殡,由晚辈族人负责,因为香烟上升,象征着伴随死者灵魂的升天,亦有送魂之意。夕香仪与朝香仪大致相同,只是夕香仪礼毕后把魂帛收藏于内寝。而望朔行香仪比之朝夕行香仪要隆重。古人对望朔之日,历来较为重视。究其原因是为阳月属阴之故,即从新月到满月再到新月,是阴间变化的一个周期。  

望、朔日行香仪相同,其仪为:

主人、众宾皆就位。(引唱):“入奉魂帛!”“跪!”“奉魂帛于灵座前!”在引者的口令导引下,伏,兴,平身,复位。诣盥洗所,浴手,进巾。诣灵位前,跪,焚香,酹酒,伏,兴,平身,复位。鞠躬二拜,平身。引唱:“诣灵位前!”“跪!”设馔,进酒,奠酒,伏哀,哀止,兴,平身,复位。鞠躬二拜,且拜且哭。平身,礼毕。

殡至百日,要举行祭奠并告文。其仪为:

执事者各司其职,主人就位,众宾皆就位。

降神  (引唱):“诣香案前!”“跪!”“焚香!”“酹酒!”“伏!”“兴!”“平身!”“复位!”主人随从。

迎神  (鸣唱):“迎神!”“鞠躬四拜!”众宾随令。“设馔!”主人设馔,“行奠帛礼!”

行奠帛礼  (引唱):“诣盥洗所!”“浴手!”“进巾!”“诣灵座前!”“跪!”主人随从。“进帛!”一礼生奉帛进,跪递于主人。“献帛!”主人献。“读祝!”一礼生奉祝跪于主人之左读,“伏哀!”主人伏地哀,至读祝毕。“哀止!”“平身!”“复位!”主人随从。

行初献礼  (引唱):“诣盥洗所!”“洗爵!”“进巾!”一礼生递巾于主人擦拭。“诣酒樽所!”司尊者举羃酌酒,礼生一旁奉爵。“诣灵座前!”“跪!”“进爵!”礼生进爵跪递于主人。“献爵!”主人献。“伏兴!”“平身!”“复位!”主人随从。

亚献、终献仪同初献。礼毕,阖门,主人东侧退位,众宾西侧退位。然后侑食,点茶。少顷,祝噫(祝欬三声,告灵主启户),(鸣唱):“启门!利成!”主人、众宾皆复位。撤馔,送神,鞠躬四拜。读祝者捧祝,进帛者捧帛,诣瘗位。

(引唱):“诣望瘗位!”“焚祝帛!”“复位!”“诣灵座!”“跪!”“藏魂帛于内寝!”主人随从。

(鸣唱):“礼毕!”

阖户,即闭门,求灵于幽之义;侑食、点茶实为尽孝之举;祝噫,乃先秦古礼之留存;利成,告丧主养道以成,圆满也。

侑食,在现代语言中已弃之罕用,实为先秦之礼,其意是劝食,不等同于先前的设馔。《周礼·天官·膳夫》曰:“以乐侑食,膳夫授祭。”郑玄注云:“侑,犹劝也。”孔门百日之祭,侑食无乐,有别于其他祭之侑食,显得庄严肃穆。侑食为三献饭:初饭,炙肝并羹(肝左羹右);亚饭,鱼肉并羹(鱼肉奠肝之左,羹奠初羹之右);三饭,髀骨并羹(髀骨奠外左,羹奠外右)。《仪礼》中就有“尸三饭,告饱”的记载。侑食毕,执事者点茶。古者,凡祭必主妇馈食,孔门丧仪犹存古意,由此可见,此礼为先秦遗风。

如果年除夕在殡期之内,还要举行除夕告文。

临近葬日,对外请明礼生,陪宾、陪棚近门,商议发引事宜;请礼乐生、轝夫,排练、演习丧葬礼仪;作启、备礼请当地地方官员充任大宾,包括济宁、兖府同僚,商议丧葬细节,分派大宾角色。择圹开土之前要举行告庙、告灵仪;林内择圹开土之日,首先有阴阳官裁定何时开坟,开坟前要行祀土、祭轝、请柩、行安柩礼等一系列活动。礼毕,在林内行家祭礼。

在府内还要举行告庙,告庙之礼由来已久,庙是家族的精神寄托,古人凡有大事必告祖庙,孔门丧仪之告庙亦沿袭古礼。此庙非现今孔庙,而是指孔府内东路的家祠“报本堂”和“祧庙”,历代更迭。其仪备有牲醴,参加人员为本家子孙,着素服,行一献礼。

丧主及家人在执事者的引导下至祠堂。


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孔氏殡期礼仪(中)

△孔林内景


作者:刘岩 鲁凤

图片来自网络


编辑:杨丙震

审编:龚昌华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