曲阜历史人物 | 唐尧
五帝中的唐尧和虞舜二帝,是同一历史时期的人物,只是在时间上略有先后而已。
尧是帝喾之子,祁姓,名放勋,原封于唐,故称陶唐氏,史称唐尧。尧是古代一位贤名帝王,代挚登帝位,都平阳。设官分职,命羲仲、羲叔、和仲、和叔分居东南西北四方,观天象,定历法,授民时,名为“四岳”,命鲧治水,九年不成。晚年四岳荐举舜为继者,遂禅位于舜。《论语·尧曰》记载了尧禅位时对舜说的话 :“咨!尔舜!天之历数在尔躬,允执其中。四海困穷,天禄永终。”当时,尧语重心长地对舜说,舜啊!根据天命规定的次序,帝位已落到你的身上了,你要真正做得恰到好处。如果天下的人都陷入贫困,上天赐给你的禄位就永远完结了。
尧是孔子推崇和称赞的古帝之一。《论语·泰伯》记 :“大哉尧之为君也!巍巍乎!唯天为大,唯尧则之。荡荡乎,民无能名焉。巍巍乎其有成功也,焕乎其有文章。”又《大戴礼记·五帝德》载孔子赞尧曰 :“其仁如天,其知如神,就之如日,望之如云。富而不骄,贵而不豫。”有关尧帝的文献记载还很多。《史记·正义》载 :“尧都平阳。”平阳有两处,分东平阳、西平阳,泰山有平阳县为东平阳,高平南有平阳县,为西平阳,西汉于此设平阳县,东汉改南平阳为侯国,晋时瑕丘入南平阳,北齐撤高平、平阳二县并入瑕丘(今兖州)和邹县。又鲁城东有平阳,《竹书纪年》曰 :“惠成王十九年,齐田聆及宋人伐我东鄙,围平阳。”言明,此东平阳即在鲁之域内。《史记·五帝本纪·索隐》记 :“尧,谥也,放勋,名。帝喾之子,姓伊祁氏。案皇甫谧云,尧初生时其母在三阿之南,寄于伊长孺之家,故从母所居为姓也。”明修《兖州府志·沿革志》:“定陶县,古三朡国也,本尧所居。”其地北隔大野泽有柯地,亦称阿,现有东阿县。当为《索隐》所言“三阿”之地。定陶县,故称陶丘,亦称陶,尧所居,其后迁唐,故称陶唐氏。关于尧祠和尧冢,史籍中亦多有记载。《元和郡县志》记 :“尧祠……在兖州瑕丘南,洙水之右。”《滋阳县志》说 :“尧祠在县城东七里,今属曲阜县。”《滋阳乡土志》又谓尧祠“在郭家村,汉熹平四年建,宋治平元年重修。”清修《兖州府志·祠庙志》云 :“尧祠在城东七里,不祥所创。唐翰林李白有尧祠诗,宋学士李昉有尧祠碑记。”
《史记·五帝本纪·集解》云 :“《皇览》曰尧冢在济阴城阳,刘向曰尧葬济阴。《吕氏春秋》曰尧葬谷林。皇甫谧曰谷林即城阳。《括地志》云尧陵在濮州雷泽县西三里。郭缘生《述生记》云,城阳县东有尧冢,亦曰尧陵,有碑是也。《括地志》云,雷泽县本汉城阳县也。”明修《兖州府志》曰 :“雷泽本汉城阳县也,欧阳修所考后汉尧祠碑云李树连理生于尧冢及尧母庆都墓,亦在济阴灵台,以此推之,则尧陵在曹濮境上明矣。”据《泗水县志》、《泗水地名志》记载,泗水有尧山,又名无影山,“世传为尧王之坟墓”,并考证此地为尧部落的源头。明修《兖州府志·帝迹志》云 :“尧立为天子从火德王,都于平阳,在位七十年举舜,摄行天子之政。荐之于天,避位二十八年而崩,寿一百十七岁,其后有房、铸、藓、郇、栎、高唐、上唐、镏、杜皆为诸侯,在府境者为铸。”“禅让”,应当是尧的巨大功绩之一。故《孟子·万章上》曰 :“唐、虞禅,夏后、殷、周继,其义一也。”孔子赞美推行禅让制,说“唐虞之际”人才济济,无有后世的“才难”问题。又歌颂以位授贤者的领袖“大哉尧之为君也”!对其后让天下而不居的历史人物,也予以褒扬。《论语·泰伯》曰 :“泰伯,其可谓至德也已矣!三以天下让,民无得而称焉。”
治水,是尧的一大功绩。根据史料记载,我国国家的诞生,不仅部族间的战争起了催化剂的作用,而且亦与大规模治理洪水有关。其治水的重点区域,则是黄河下游以鲁西南为中心的兖豫大平原。《孟子·滕文公上》曰 :“当尧之时,天下犹未平,洪水横流,泛滥于天下……蛇龙居之,民无所定,下者为巢,上者为营窟。”尧深感忧虑。于是他积极采取措施,治理水漶。《史记·夏本纪》曰 :“求能治水者,群臣四岳皆曰鲧可,……于是尧听四岳,用鲧治水。九年而不息,功用不成。于是帝尧乃求人,更得舜,舜登用,摄行天子之政,……于是舜举鲧子禹,而使续鲧之业。”于是出现了大禹、契、皋陶、后稷、伯益等众多首领联合平治水土的轰轰烈烈的场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