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明代

日期: 2024-11-23
浏览次数: 0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明代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明代


作者:刘岩  石文学  牛秋鹏   来源:彭门创作室

 

(十一)明代

明代丧葬礼仪,主要是依据《仪礼·士丧礼》,另外参考了唐《开元礼》与宋《朱子家礼》而形成了一套繁琐隆重、等级分明的丧葬礼仪。明朝建立之初便对品官及庶民的埋葬制度、居丧之礼与丧服之制,作了详严的规定。在埋葬制度方面,不但对品官墓地的大小、坟高及墓碑的形制有具体的规定,而且对丧具和随葬物品也有严格限制。

坟茔之制:洪武三年(1370年)制定。一品,茔地周围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二品,八十步,高一丈四尺。三品,七十步,高一丈二尺。以上石仪三对。四品,茔地周围四十步;七品以下二十步,高六尺。五年(1372年)修订为:功臣殁后封王,茔地周围一百步,坟高二丈,四围墙高一丈,石人四,文武两对,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四对。一品至六品茔地没有改动,七品加十步。一品坟高一丈八尺,二品至七品递减二尺。一品坟墙高九尺,二品至四品递减一尺,五品四尺。一、二品石仪:石人文武一对,石兽虎、羊、马、望柱四对。三、四品只设石兽四对。五品只设羊、马、望柱三对。六品以下不设石仪。

碑碣之制:亦为洪武三年制定,五年修订。五品以上用碑,龟趺螭首。六品以下用碣,方趺圆首。五年详定其制为:功臣殁后封王,螭首高三尺二寸,碑身高九尺,广三尺六寸,龟趺高三尺八寸。一品螭首,二品麟凤盖,三品天禄辟邪盖。四品至七品为方趺。

丧具之制:棺椁,品官棺用油杉朱漆,椁用土杉。墙翣,公、侯六幅,三品以上四幅,四、五品二幅。袭衣,三品以上三套,四品、五品二套,六品以下一套。敛衣,品官朝服一袭,常服十袭,衾十番。饭含,五品以上饭稷含珠,九品以上饭粱含小珠。铭旌、绛帛,宽一幅,四品以上长九尺,六品以上八尺,九品以上七尺。方相,四品以上刻画四目,七品以上刻画两目,八品以下不用。墓志石二片,其一为盖,书某官之墓;其一为底,书姓名、乡里、三代、生年、卒葬月日及子孙、葬地,品官皆用之。妇人则随夫与子孙封赠。二石相向,铁束埋墓中。明器,所用陶质、木质明器,公侯为九十事;官员一、二品为八十事;三、四品为七十事;五品为六十事,六、七品为三十事,八、九品为二十事。

发引(出殡)之制:公、侯四引六披,左右各八铎。一品、二品三引四披,左右各六铎。三、四品二引二披,左右各四铎。五品以下,二引二披,左右各二铎。羽幡竿长九尺,五品以上,一人执之以引柩,六品以下不用。功布,品官才能使用,长三尺。运载灵柩的平板车上用竹格彩扎,旁施帷幔,四角重流苏。祭物,四品以上羊豕,九品以上豕。

对一般平民百姓之丧葬也有具体的规定。洪武五年诏定:“庶民袭衣一称,用深衣一、大带一、履一双,裙袴衫袜随所用。饭用粱,含钱三。铭旌用红绢五尺。敛随所有,衣衾及亲戚禭仪随所用。棺用坚木,油杉为上,柏次之,土杉松又次之。用黑漆、金漆,不得用硃红。明器一事。功布以白布三尺引柩。柳车以衾覆棺。志石二片,如官之仪。茔地围十八步。祭用豕,随家有无。”又诏:“古之丧礼,以哀戚为本,治丧之具,称家有无。”(《明史·志·凶礼》)

在丧礼制度方面,对品官之人的初终之礼、立丧主、立妇、治棺讣告、设尸床、帷堂、掘坎、设沐具、置虚座、结魂帛、立铭旌、小敛、大敛、盖棺、成服、朝夕器奠、筮宅、卜日、发引、下葬、反哭、虞祭、卒哭、袝家庙、改题神主、禫后除服等诸多仪节及有关规限,都有详细记述。

在居丧礼仪方面,也制定了丧礼仪条律。

按《大明律》,明代没有了居丧期间不可以生子的条律。朱元璋有言:“古不近人情而太过者有之,禁令服内勿生子,朕览书度意,实非万古不易之法。若果依前式,人民则生理罢焉。”(《孝慈录》)有专家指出,这可能与当时民间溺婴求解,导致人口下降,当朝税收不力有关。从人性的角度解读,布衣皇帝还是比较通人性的。再者,明代人们的精神层次信奉来世、转世,由此引发了民间丧事多以作佛事、道场参与其中,这与儒家历来提倡的丧事主哀、居丧废乐的倡导背道而驰,因此《大明律》中增加了一条禁止丧事设斋作醮的法律条文:“其居丧之家修斋、设醮,若男女混杂、饮酒食肉者,家长杖八十,僧、道同罪还俗。”另外,《大明律》还规定了居丧的亲属范围,仅限于父母、丈夫和服丧一年的亲属。

但从一些地方史志、野史文稿来看,这些丧葬礼仪规定并没有在民间得到贯彻落实,只是停留在条文之中。丧葬之中违礼的现象仍然大量出现,修斋设醮,鼓乐齐鸣,酒肉酣饮的现象各地都有,此风延至清。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