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商周 上
作者:刘岩 林建强 曹帅 来源:彭门创作室
丧礼,即指有关丧事的一切礼仪,包含丧与葬的全部内容,同时还涵括延伸出来的墓祭礼仪。
丧葬在我国远可追溯到旧石器中期,先秦时期已成定制,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殡葬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人们十分重视的一个仪程,其丧葬礼仪又是殡葬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其丧葬文化不仅历史久远,而且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的制定和执行。我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是在一系列繁缛的殓、殡、葬、祭中完成的,其过程演绎了生者对亡者情感交流与对话的行为活动仪式。它肃穆而庄重,表现出自身的哀伤和对亡者的无限怀念、追忆与尊重,具有全人类的情感共性。
不可否认的是,氏族阶级的出现,使丧仪制定之初就打上了等级的烙印。随着历史的传承与沿变,丧葬礼仪在后世的实施过程中也有了质的变化。它实际上成为了按传统的礼仪程序表达对死去亲人的眷恋,宣泄自己的悲伤情绪,并借机来展示家族地位与实力,其中增添了许多表演的成分。丧葬礼仪中儒家的伦理色彩、等次观念尽情地涵括其中,凸显出东方汉民族特有的情怀。
我国传统的丧葬礼仪是以汉民族的土葬为代表的,它历史悠久、嬗递传承,在每个时期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其历史继承性。由于我国丧葬习俗是以儒家思想作基础指导,所以其丧葬行为,明显带有浓郁的儒家色彩。
《周礼》《仪礼》《礼记》,俗称“三礼”,是记述我国古代设官分职、礼仪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三部系统化著作,其中一部分阐述了人类生死轮回的法则和鬼神文化,即所谓丧葬文化。它们的成书年代,史学界有一定的分歧,但书中含有着大量的商周文化因素却是被公认的。其中的《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曲礼》《檀弓》等篇中,对当时的丧葬礼仪都作出了明确细致规定。我们来对《周礼》中有关葬制、葬礼的主要职能特点作一简要说明,以便对丧葬礼仪的源头、发展与沿变有一宏观、清晰的认识。
(一)商周时期
商周时期,尤其是西周,是我国殡葬文化定型的重要时期,直接奠定了我国后世殡葬文化的发展模式。从《周礼》《仪礼》《礼记》的内容记载来看,当时对丧葬礼仪的程序、职责分工等规定已比较详细。据《礼记·丧大记》等史籍所载,其丧葬程序大致为:
1.初死
人之将死,要把室内外扫除干净,收起室内乐器,将病危之人移置正寝内北窗下,头朝东部。然后换上新衣,用棉絮放置在病人的口鼻之上,来观察是否断气。当断定没有气息,即宣布病人死亡,随之招魂。招魂者手拿死者的衣服,登上房顶,北面三呼“皋!某復!”男者称名,女子称字。随后把死者的衣服扔下,覆盖在死者身上。最后挽留“復而不苏”,开始办理丧事。
丧事第一步:脱去死者的衣服,用角柶撑开上下齿以便饭含,用燕几把双脚加以固定,然后浴尸,就是给死者洗澡,身份不同,所用水质(淘梁、淘稷水)有差别。
丧事第二步:浴尸后,给死者修剪头发、胡须和指甲,把剪下的发须等包裹好,备以大殓时置于棺内。
2.停柩待葬
此时丧家的亲朋好友前来吊丧,是日沮丧不乐,不食酒肉。吊者蔬食水饮,表示与丧家同哀。吊丧的同时行赗赙助丧之礼。
在死者逝去的第二天小殓,就是在室内给死者穿上寿衣。其程序:先在室内的殓(陈尸)床上按步骤依次铺设席子、绞绳、衾褥(君之衾褥用锦,大夫衾褥用缟,士之衾褥用缁),然后给死者穿上寿衣。不论身份贵贱地位高低,一律十九套。再后用衾褥裹住尸体,布设绞绳以竖一、横三的方式捆扎,套上名“冒”布囊(君锦冒,大夫玄冒,士缁冒)。最后再用盖尸体的夷衾覆盖。
在死者逝去的第三天举行大殓,是根据《礼记·问丧》所载:“三日不生,亦不生矣!”大殓与小殓的内容基本相同。只不过大殓时,布设绞以竖三、横五的方式,为死者准备的衣服有等级要求(君百套,大夫五十套,士三十套)。然后移尸入棺,盖棺后,棺随之名柩。大殓之后,需要穿丧服者根据与死者的血缘关系,穿上相应的丧服。需要穿丧服的范围和等级有严格的界定,上至高祖,下及玄孙。
大殓之后是停殡期,期间每天都要行“朝奠礼”与“夕奠礼”,朝奠礼在“日出”时分举行,夕奠礼在“逮日”时分举行,行礼时要用“醴酒”“酺醢”祭奠。停殡十日内准备好送葬的冥器,按定制,只有身份在大夫以上之人方可兼用冥器与礼器,士与庶人的葬礼中只能有冥器出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