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若解丧
陈光 郭云鹏 彭庆涛
孔夫子与其众弟子周游列国十四年后,终于回到了鲁国。回国后,夫子已然六十八岁高龄,他不欲再从事政治,而是从事私人教学与整理文献的工作,将大道传于后世!而随夫子回到鲁国的各位弟子,也继续跟随夫子认真学习孔门思想德行,学习之余,更是有妙趣之事时常发生。今天我们要了解的就是有若、曾子和子游的一段故事。
这一天,有若向曾子问道:“你是否听过夫子对于丧的讲解?”听罢这话,曾子不由得凝思,眼睛几眨,回想夫子是否谈过丧的事情。不一会儿,曾子笑着对有若回答到:“我想起来了,咱们夫子说过这事儿。夫子说‘丧欲速贫,死欲速朽’!”曾子话音刚落,有若连忙否定曾子说:“你说的是绝对不可能的,这不是君子应当说的话!我坚信,我们的夫子不可能说这话!”而曾子再一次强调道:“我是亲耳听到咱们夫子说的这句话!”有若依旧不信:“这不是一个君子应当说的话!咱们夫子一定没有说过这句话!”曾子一看有若是铁定不相信夫子曾说过这话,马上又说:“我一个人说,也许你不信,两个人总可以证明了吧!当时我和子游两人听夫子他老人家讲的这话!这回你不能不信了吧?”听完这话,有若心想:不可能啊!夫子不可能说这种话啊!就算说过这话,也定是出于某种情形才说的,而不可能是夫子的本意。想到这儿,连忙对曾子说:“不跟你争了,就算是夫子说过吧!但我敢肯定夫子说这话,必定是有一定原因的!否则,夫子是不会说这话的!”就这样,二人不欢而散。
随后,曾子疑惑不已,很快将这件事告诉了子游。子游听说后,意味深长地对曾子说:“有若不简单啊!他说的话的确像咱们夫子呀!”曾子听了这话,就更疑惑了,于是问:“但是夫子确实说过这话啊!那你又为何同意有若的观点?”子游笑着回答道:“记得当年夫子游于宋国时,曾看到过司马桓魋为自己修建石椁,修了好几年都未竣工,可见其石椁规模耗资之大。夫子对此事激愤感叹道:像这样如此之豪奢,人死了腐烂地越快越好!”曾子听后,说:“哦!原来是这样,那夫子还说过丧欲速穷呢!那又作何解释呢?”子游接着解释道:“你忘了!南宫敬叔丢掉官位后,每次从外地回来时,总会带着稀罕宝贝朝见国王。而夫子听说这件事后,不由得失望说:像这样用宝贝钱财行贿的人,丢掉官位后不如赶快贫穷啊!所以,夫子说这话,是针对南宫敬叔的不廉洁而说的!”曾子听罢,恍然大悟。心想:有若的观点是对的啊!但回头想想,当时夫子听说这事时,也没跟有若说啊!为什么有若如此肯定夫子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呢?想到这儿,他便连忙跑去询问有若。
曾子到了有若那儿,将子游说的话对有若说了一番,有若心喜道:“你看,这回你该信我说的了吧。所以我就一直坚信夫子就算说过这话,那也是有缘由的。要不然,夫子不可能说这话。”曾子连忙说:“对对对,你说的对!但是我还是有疑惑。”有若问曾子说:“你还有什么疑惑?”“我是疑惑你当时也没听说过这些事啊!为什么你就如此肯定夫子说这话是有原因的啊?”曾子问。“想当年咱们的夫子在咱们鲁国担任中都宰一职时,曾专门就葬仪之事制定过相关规定,这其中对棺椁的尺寸厚度有明确规定,要求棺木要有四寸之厚,椁木要有五寸之厚,要求如此之厚的棺椁之木,你说难道夫子是希望死者快些腐烂吗?这显然是不希望的!而当夫子丢掉鲁国司寇一职时,打算以后去楚地谋求官职,并且很快派遣子夏去打点一切,又让冉有去楚地申明自己的想法。那么请问,夫子的这些行动说明他是否希望丢掉官位后快些贫穷呢?”说完,笑着看了看曾子,曾子不禁又恍然大悟。有若接着说到:“不用想了,夫子也是不希望的!因此,我始终坚信'丧欲速贫,死欲速朽'这话不应当是君子之人说的话,更不会是咱们夫子的本意了!”听了有若的话,曾子连忙点了点头。
在这个故事中,同样是对夫子一句“丧欲速贫,死欲速朽”的话进行理解,弟子们却各有各的观点与态度。有若能够较为全面与深刻地进行理解,并且能够和夫子的一贯言行相连,从而准确判断出孔子言语及思想的本意。子游则是根据夫子讲话时的背景进行探求。曾子对此句话的理解则较为简单,相对孤立地去判断。但如果从夫子讲的这句话的背景和本意分析,这其中存在着理想与现实的矛盾。众所周知,夫子信“礼”,他十分渴望人们能够坚守道德底线。他对棺椁厚度的规定与其说是希望平民百姓可得厚葬,不如说是为了限制像司马桓魋那样的贵族奢侈,进而倡导节俭之风。夫子一心欲施大道于天下,而要想实现其政治理想,必须通过入仕,因而有了丢掉中都宰一职后的做法。而夫子对南宫敬叔的行为却发出“丧欲速贫”的感慨,这实则是对廉洁的倡议啊!从这里我们看出,对于一个事物一定要全面了解它所处的背景,从而综合地进行分析概括。并且也要能够从多种角度进行发散联想,“举一隅以三隅反”,这样才能掌握其中的真理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