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门弟子的故事(一)
仁不改节
冯文浩 郭云鹏 彭庆涛
作为中国师道之源和教育的先行者,孔子被后世誉为“万世师表”。孔门弟子三千,其中更有七十二贤熠熠生辉。作为孔子的弟子,他们践行仁的信念,尊礼尚义,以德行出众的人作为自己的表率。不仅如此,他们还乐学好问,正如古希腊哲人亚里士多德所说:“吾爱吾师,但吾更爱真理。”众弟子们和孔子的关系仿佛超越了一般的师徒关系,他们是亲如生死的亲人,他们是肝胆相照的朋友,他们也是互相学习的对象。世界上没有两片完全相同的叶子,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性格特征和兴趣爱好,每位孔门的弟子也都有自己的色彩。他们有的侠肝义胆,勇猛正直;有的好学善文,应对如流;有的诚信孝顺,恪守理想。这也正秉承了孔子一贯“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从今天起,我们将重新唤醒史书中那些孔子弟子的形象,感受中华民族生生不息的文化信仰和代代相延的历史传承。
当选择周游列国的那一刻起,孔子和他的弟子们就知道这不是一次简单的行动,而是充满着许多危险和未知的征途。但是为了传播儒门思想,一切困难都不应当成为绊脚石。
孔子一行人离开陈国,下一个目标指向了南方的楚国。正巧楚王听说了孔子正在周游列国到了陈国,准备邀请孔子来到楚国。但是陈国一听说这件事,生怕楚国的强大会威胁到陈国的安全,决定阻拦孔子师徒。毫不知情的孔子一干人等行走在大路上却遇到了官兵,本觉得这个年代战乱频仍,还是不去招惹不必要的麻烦为好,于是他们选择了偏僻的荒郊野外赶路。没料想,如此一来他们却被困在了幽谷之中。
他们无处可去,只能勉强找到了一间破旧的房屋暂住。几天之后炊断粮绝,情况十分危急。但孔子依旧气定神闲,每天遵照以往的安排讲颂诗书,甚至每天鼓弦作曲,丝毫没有慌乱。孔子却发现弟子们已经越来越没有耐心了,他把弟子们召集到了一起。孔子叹了一口气,慢慢地说道:“没想到我们今天的境地已经如此糟糕了,我们所推行的学说难道还有什么不对的地方吗?为什么我们会落得这样的下场?”子路说:“老师,我觉得可能是我们的学说在仁和智方面做得并不够吧。”孔子摇了摇头,对子路说:“仲由啊,你说的不对。世上的仁人和智人有许多,他们也并没有都得到重用和信任。”子贡想了想说:“老师,我觉得可能是您的学说太过于宏大,所以对于那些君主来说理解过于困难,我觉得我们应该放低自己的要求和标准。”孔子笑了:“子贡啊,就拿我们平时见的农人和工匠来说吧,有些农民他的播种技术很是高超,但是他有时候还是得不到好的收成。还有工艺精湛的工匠,却还是满足不了所有人的要求。不能说我们不应该迎合别人的要求,而是无法得到所有人的满意,你的志向还是太短浅了。颜回,来说说你的看法吧。”
只见颜回向老师行了礼,缓缓说道:“老师之道,规模弘大,所以这乱世暂时无法容纳。我觉得我们并不应该降低自己学说的标准。如果是因为我们的学说自身有问题,是我们自己的错误;但如果是因为君王们无法理解我们的学说,就是他们的问题了。不被接受又有什么关系呢,这不正体现了我们是君子之道、而非平常人之道吗?”颜回一字一句掷地有声,侍奉在旁的弟子们也感觉到了无穷的信念:是啊,我们又怎么能因为一时的穷困就改变我们自己的气节和信念呢?孔子听完之后也是非常高兴,他和众人开玩笑说:“如果颜回以后成为一个大富豪的话,我愿意做他的管家。”颜回忙说:“我可不敢当,老师。”众人露出了微笑,对于面前的困境也觉得没什么了。可就是意志如此坚定的颜回,竟然也曾受到怀疑,这又是怎样一回事呢?
断粮多日,大家疲惫不堪。子贡想方设法借到了一点米,让颜回去屋檐下煮熟,先为夫子充饥。可是没一会,孔子看到子贡气冲冲的走过来,坐到了一边。孔子疑惑地问子贡:“这是怎么了?”子贡说:“老师您说颜回的品德高尚,可是我亲眼看见颜回从锅里抓了一把米饭吃了,这还算品格高尚吗?”孔子一向信任颜回,并且多次当着众多学生的面赞扬颜回,无论如何也不会相信颜回会做出这样的事。但是子贡是亲眼看到的,应该没有说谎。思虑间,孔子想到了一个办法。等颜回来到他的面前时,对他说:“刚才我梦见了我的先祖,我想先用饭食来祭奠祖先。”颜回连忙说:“不行呀。刚才我做饭的时候,屋檐上落下了一些灰尘,我捡这些灰尘的时候带出了一些饭粒,我怕浪费就把它们吃掉了。这饭食再用来做祭品是不洁净的,不合适。”孔子微微一笑,子贡恍然大悟,孔子感叹道:“按理说眼见为实,但是亲眼看到的也不一定是事情的真相。相信自己的内心的话,内心也不一定是真实的。到底该相信哪个呢?了解一个人不是容易的事啊。”
仁不改节的意思是坚守仁的信念,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不轻易改变自己的气节、操守和信念,这是一种面对逆境考验下的坚韧定力。无论贫穷还是富贵,无论顺境抑或逆境,做到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是不容易的。所以,像颜回一样始终践行自己的信念是难得的。仁不改节的精神光耀后世,为历代仁人志士所践行,渐渐成为了中华民族的重要品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