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清代碑刻(十三)

日期: 2018-04-10
浏览次数: 520
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清代碑刻(十三)
点击蓝字 关注我们
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清代碑刻(十三)


明代碑刻


导读

孔林呈东西长方形,孔子墓居中偏南,其后世子孙则按照古代的丧葬制度,以次安葬在孔子、孔鲤、孔伋三世祖的后面及东西两侧。从总体布局来看,战国时期的墓葬多分布在孔子墓的周围;汉代墓葬在孔子墓西北和东北一带;唐、宋、金时期的墓葬在孔子墓北面和西面;元、明时期的墓葬多分布在林内西部、西北、东部、东北地带;清之后的墓葬多分布在林内东部、西部和北部;中部空闲地带也有部分明、清时期的墓葬。它们依次距孔子墓渐远。从墓葬主人的身份来看,又可分为祖孙三代墓、历代嫡孙墓、历代裔孙墓、家族女性墓。

孔林内现有遗存的墓葬十万多座,以明清之后最多。宋之前的墓葬,因时间久远、自然侵蚀等原因遗存下来很少,有的即使遗存下来,但很难确定墓主身份。本章我们将结合墓主的经历,对孔林内现有遗存的一些重点墓葬进行探讨。


重立墓碑

为先祖重树墓碑的现象在清代依然延续,其目的是为认祖归宗、明确族系,有的则为后世赠封之故,如孔兴燮为其曾祖孔贞宁赠封衍圣公后即重立墓碑以示。特别在孔昭焕时期留存最为引人注目,数量较多,且族系明确,是该时期出现的一种特有墓地文化现象。除孔彦缙、孔贞宁墓碑按明代建制外,所立墓碑大多既没按清时碑制,亦没按颇时定规,且直书立碑者为墓主几十几代孙,没有了墓主家庭关系,从而在众多的墓碑中略显另类。正如前文所述,孔昭焕曾在乾隆年间大修家谱,这充分反映出当时续修家族谱牒对孔林墓碑的研究与重视。同时也反映出“族爷”孔继汾、孔继涑兄弟对宗族内部的控制与影响,这也为他们以后的命运埋下了伏笔。

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清代碑刻(十三)

▲至圣林

孔贞宁墓碑  

位于明墓群中部孔贞宁墓前。碑首浮雕二龙戏珠,额中无朝标,以花卉图案代之。碑身周边雕以云龙纹饰,通高390厘米,宽101厘米,厚32厘米。此碑立于顺治六年(1649年)。

碑中正书“诰赠六十三世衍圣公一亭公墓”。

左侧正书“礼部尚书前内翰林弘文院学士国子监祭酒济南眷晚生李若琳顿首拜题”。

右侧正书“顺治六年岁次乙丑仲春吉旦袭封衍圣公曾孙兴燮立”


孔林——墓地文化研究 | 清代碑刻(十三)

▲子贡手植楷碑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