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史博物 | 扑朔迷离的老子和《道德经》

日期: 2018-03-31
浏览次数: 16

导读 

孟祥才(1940年——),男,汉族,山东临沂人。彭门创作室导师,山东大学儒学高等研究院教授、博士生导师。长期从事中国古代史和中国思想史的教学与研究。已在人民出版社、中华书局、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北京出版社、山东人民出版社、齐鲁书社等出版社出版《孔子新传》《孟子传》《秦汉史》《先秦秦汉史论》《先秦人物与思想散论》《秦汉人物散论》《秦汉人物散论续集》《梁启超评传》《王莽传》《中国古代反贪防腐术》《齐鲁传统文化中的廉政思想》《汉代的星空》《汉朝开国六十年》《中国农民战争史·秦汉卷》《中国政治制度通史·秦汉卷》《山东思想文化史》《秦汉政治思想史》等个人专著32部,主编、合撰、参编著作31部。有关著作曾获得国家图书奖、国家社科规划项目一等奖、山东省社科著作一等奖等多种奖项。在《光明日报》《中国文化报》《大众日报》《炎黄春秋》《文物》《文艺报》《中国史研究》《历史教学》《文史哲》《东岳论丛》《山东社会科学》《齐鲁学刊》《史学月刊》《江海学刊》《人文杂志》《史学集刊》《孙子研究》等报刊发表论文300余篇。两次获得“山东省专业技术拔尖人才”称号,享受政府特殊津贴。曾兼任中国农民战争史研究会理事长、中国秦汉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历史学会副会长、山东大舜文化研究会副会长、山东孙子研究会副会长和北京师范大学、山东师范大学、青岛大学等校兼职教授。

 

文史博物 | 扑朔迷离的老子和《道德经》

在中国古代浩如烟海的文献中,有一部只有五千言的《道德经》,又名《老子》,被誉为先秦道家学派的开山之作。在它产生后的两千多年间,学术界对它的关注历久不衰。自汉朝开始,直到今天,学者对它的注释不下百家,对书中所展示的思想意蕴的研究、争论也一直没有停息,原因在哪里呢?

一是因为《道德经》的作者老子是一个非常神秘的人物,历代对他的真实性、时代性和他与《道德经》的关系的争论不断,聚讼纷纭,至今也难以达成共识。可以说,罩在老子头上的那一层神秘兮兮的纱幕一直没有彻底揭开,使他长期无法脱离“朦胧”状态,人们对他的认识也始终如雾里看花。二是因为《道德经》五千言是一篇充满哲理、言简意赅的“朦胧”的诗体散文,后人几乎对其中的每一章、每一句话,甚至每一个字的解释都岐义纷呈。从学术上看,这种情况是完全正常的。不过,话又说会来,尽管学术上对老子这个人和他那部书的认识分歧很大,但共识还是有一些,这就是公认他是伟大的思想家,他博大精深的思想内涵,尤其是其中的辩证意识,代表了当时中华民族思维发展的最高水平。

虽然学术界对老子的姓氏、里籍、生平事迹有多种多样的看法,但是,我认为还是应该承认,司马迁在《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中对他的记载基本上是可信的。

司马迁的记载告诉我们,老子这个人是真实存在的。他生当春秋晚期,比孔子略早一点。他是楚国苦县(今河南鹿邑东)厉乡曲仁里人,姓李,名耳,字聃,做过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即国家图书馆馆长和博物馆馆长。正是由于担任这一职务,使他有条件阅读周王室珍藏的历代典籍,能够见识大量的珍宝器物,成为当时学识最渊博的人。据《庄子》一书的记载,孔子30多岁到洛阳时,曾经登门拜访老子,向他请教有关礼的问题。《史记·老子韩非列传》也抄录了这一段记载。据说孔子辞别老子时,老子对他讲了一段意味深长的话:“我听说,富贵之人拿钱财送人;仁德之人拿有益的话送入。我不是富贵之人,就冒充仁德之人,送给你几句话作为临别赠言吧:聪明深察的人接近死亡,因为他喜欢议论是非;雄辩博学的人危害自身,因为他喜欢揭发别人的短处。所以,做人的儿子心中不要有自己,做人的臣子也不要有自己。”又说:“君子遇到明主就驾车侍奉他,不遇明主就像飘蓬一样随风流转,刮到哪儿就在哪儿。我听说,一个优秀的商人将财富深藏不露,似乎一无所有。一个德行高尚的君子,容貌好像很愚笨,去掉你的骄气和奢望,去掉你姿态的容色和淫逸的志向,因为这些对你自身都是无益的。我所能告诉你的,也就是这些了。”离开老子后,孔子一直绞尽脑汁体味他那段话的深意。后来,孔子对弟子们讲了他对老子的看法:“鸟儿,我知道它能在天上飞;鱼儿,我知道它能在水里游;野兽,我知道它能在地上跑。在地上跑的,能够用网把它逮住;在水中游的,能够用线把它钓出来;在天上飞的,能够用弓箭把它射下来。只有龙,我不知道它怎样驭风驾云遨游青天,我见到的这位老子,大概就和龙一样吧!”这里,孔子眼中的老子,尽管还未脱去神秘的面纱,但基本反映他的真貌。

文史博物 | 扑朔迷离的老子和《道德经》

老子

老子任周王室的守藏室之史多年,眼见周室一天天无可挽回地衰落下去,自己又无力回天,于是毅然辞职,离开洛阳西行。经过函谷关(一说散关)时,关令尹喜对他说:“夫子您要隐居了,请勉为其难,将您的著作写出来,留给后人吧。”老子于是在关城写出了《道德经》上下篇五千言后,就出关西去。他究竟到了什么地方,最后的结局怎样,就没有什么记载了。鲁迅后来写了一篇小说《出关》,用勾勒漫画的手法,塑造了一个鼓吹“无为”,实际上什么都不能做的老子形象。

由于确切记载的老子事迹实在太少,而仅有的记载在时间标记上又十分模糊,特别是流传至西汉时期的《道德经》文本还显露了不少战国时代的色彩,这就使为老子作传的司马迁对他生活的时间定位也产生了不少困惑,司马迁于是不得不记下当时有关老子的各种说法。如说老子就是隐居蒙山之阳的老莱子,与孔子同时。又说老子就是孔子死后一百二十九年见秦献公的周太史儋,活了一百六十多岁或二百多岁。

因为司马迁记载的老子略早于孔子,而在《道德经》中不少地方又展现出战国的时代色彩,后世学者对于老子的时代定位就产生了较大的岐义。主张老子为春秋中叶、战国中叶和战国后期者都不乏其人。上世纪20年代,在北京大学的讲堂上,老师胡适和学生顾颉刚就为此发生了激烈的争论。胡适主张春秋中叶说,顾颉刚主张战国中叶说,师生互不服气,谁也不退让,最后逼得胡适敲着桌子声音提高八度,但又不失幽默地说:“老子就是老子,反正不是我的老子!”郭沫若基本上认同胡适的观点,认为老子略早于孔子或与孔子同时,是孔子的老师一辈人。《道德经》是老子的著作,是道家学派的主要经典。它之所以饱含战国时代的色彩,是道家后学弟子不断润色的结果。该书定稿应在战国中期,可能完成于楚人环渊之手。郭沫若关于老子和《道德经》一书的解释道理比较充分,在学术上有相当强的说服力。上世纪90年代在湖北发现的郭店楚墓竹简《老子》,被不少学者认定为是迄今为止发现的最早的文本,它虽与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德道经》和后世流传的《老子》有较大差异,但核心内容则一脉相承,证实了胡适和郭沫若的论断是符合事实的。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