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孔彦缙石仪 刘岩  牛秋鹏 在万木森森的孔林内,高封的坟丘前,人们常常会看到神道两侧排列着公整对称、造型威严的石兽、石人、石虎、石马、石羊、石望柱等石仪,另外还有庄重神秘的石神门。您如果仔细在林中观察就会发现,现存众多石仪当中除孔子墓神道石仪为宋代树立外,其他皆为明清时期刻立。而孔彦缙神道石仪,则是有衍圣公封号以来的第一位。按唐以后封建社会丧葬定制,孔氏后裔族群中有许多具备卒后树立石仪者。哪为什么官爵品秩不低的衍圣公,只有到孔彦缙时期才会有石仪始立的现象发生呢?让我们一起去触摸那段鲜为人知的历史底色。其实,孔林立有石仪早在东汉时期就已发生,现存于汉魏碑刻陈列馆,属国宝级文物。此后除宋宣德五年在孔子墓树立石仪外,至孔彦缙时期孔氏族人再也没有树立石仪的传统了。何故?史料中没有明确记载,大概礼让谦恭的嫡裔们不想僭越祖宗吧。可历史到了孔彦缙时期似乎注定发生某种变故。孔彦缙为五十八代孙孔公鉴之子,刚满周岁时父亲便故去,时明建文四年(1402年)。由于父亲早亡,他是在母亲胡氏的含辛茹苦、精心教育下逐渐长大成人。胡氏是三氏学教授胡复性之女,知书达礼,贤惠有节,教子有方。故而孔彦缙从小就少年老成:“不妄言笑,未尝慢戏佚游。人有忤言,言不与校,或言相媚悦,亦不为异。屹然端重,如成人焉。”永乐八年(1410年),孔彦缙年十岁(虚岁),朱棣皇帝诏进京袭爵,顺理成章地袭封衍圣公,官秩二品。朱棣初见年幼的孔彦缙言谈举止,从容详雅,落落大方,转身对侍臣说:“真神明之裔也!”此次召见朱棣对其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孔彦缙袭封衍圣公后,开始主持孔子祭祀活动,管理孔府事务。他自知年轻,无论大小事都向长者征求意见,然后才行定夺。随着年龄的增长,孔彦缙“才识益高,闻见益广,度量益宽”,表现出良好的领袖风范。身为衍圣公,严守轻财重义这一道德底线,凡有亲党吉凶之事而没有经济能力时,他都会全力...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孔府藏《慈禧松鹤图》马泽     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十月初十日,局势动荡,中日大战一触即发。但作为清帝国都城的北京却张灯结彩,家家户户扫地净窗,烟花爆竹四处鸣响,兵勇们也是盔明甲亮,值班站岗,一番节日景象。位于城中央的紫禁城,更是热闹非凡,天还没亮,外地进京的戏班子就开始敲锣打鼓,换上庆典服饰的宫女太监们忙忙碌碌,早早到来的文武百官们则三五成群,互致问候。这还没到新年,京城怎这番喜庆景象呢?    原来,今日是当朝太后叶赫那拉•慈禧的六十寿辰。这太后好生了得,自从十六岁入宫,三次垂帘听政,牢握权柄,一切军国大政皆出于其旨,连当今的光绪皇帝也是这个女人立下的。    在这浩浩荡荡的祝寿队伍里,有一伙人非常特殊,他们被安排住在宁寿宫,而且还受到慈禧的朝夕接见。这伙人不是别人,正是从曲阜特意赶来参加庆典活动的孔子七十六代孙衍圣公孔令贻及母亲彭氏、妻孙氏。慈禧太后与孔家的感情深厚已是众所周知之事,早在八月十八日衍圣公一行便到了京城,孔令贻马上受到了皇帝载湉的接见。而慈禧太后听说孔氏后人提前到京后,忙降懿旨,命孔令贻的母亲彭太夫人、夫人孙氏,奉旨前往进见。 她们的大轿行至福华门前落下,彭氏婆媳二人走出大轿,见早有数名太监宫女躬迎在此。《孔府档案·慈禧太后召见老太太、太太在宫中奏对节略》详细记录了这次进京祝寿的相关事宜: 慈禧太后对彭氏婆媳的到来感到非常高兴,如同见到了故人亲朋一般。她拉着彭太夫人的手,亲切地嘘寒问暖,两人热情地聊起了家常话儿,媳孙氏则在一旁尽心服侍。太后问:“你们进来了?”彭氏婆媳二人连忙回答:“是。”太后问:“路上好走不好走,是坐船还是坐车?”彭氏说:“好走,是坐船来的。”太后问:“你们那里平稳不平稳?”对曰:“平稳。”太后曰:“...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曲阜凤凰山房政伟  孟继新     凤凰山是曲阜北境与宁阳县的界山,海拔548.1米,相传山上曾落过凤凰,故称“凤凰山”。凤凰山不仅拥有得天独厚的自然美景,而且还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人文底蕴。一、 社首、亭亭之禅台《史记·封禅书》记载,秦缪公即位九年,齐桓公既霸,会诸侯於葵丘,而欲封禅。管仲曰:“古者封泰山禅梁父者,七十二家,而夷吾所记者十有二焉。昔无怀氏,封泰山,禅云云;虙羲封泰山,禅云云;神农封泰山,禅云云;炎帝封泰山,禅云云;黄帝封泰山,禅亭亭;颛顼封泰山,禅云云;帝幹封泰山,禅云云;尧封泰山,禅云云;舜封泰山,禅云云;禹封泰山,禅会稽;汤封泰山,禅云云;周成王封泰山,禅社首:皆受命然後得封禅。”根据有关资料大体可证实:1、云云山即曲阜东北石门山,而亭亭山在曲阜之北石门山至凤凰山一带。《史记正义》云:“梁父山在兗州泗水县北八十里。”《史记集解》曰:“云云山在梁父东。”地理关系,与石门山的位置大体相当,古人谓“八十里”者,为路程而非直线距离。按《括地志》云:“云云山在兖州博城县西南三十里也。”古代博城县,在今泰安东南约20公里汶河北岸,秦置博阳县,属济北郡,故治在今泰安市岱岳区邱家店镇旧县村。自春秋战国起建城,发展到唐代,博城遂替代奉高,成为泰山南麓的一大都会,其西南三十里与石门山恰好吻合。2、社首山、梁父山应均在曲阜凤凰山一带。《史记集解》:“山名,在博县。”晋灼曰:“在钜平南十三里。”博县,即博城县;钜平遗址在宁阳县东北30里磁窑镇附近。汉高祖时置钜平县,属泰山郡。后汉为侯国,晋仍为县,北齐省。“钜平南十三里”,与凤凰山恰好吻合。3、现存中国最早的地图是宋代的《鲁国之图》,是宋代湖北阳新学子将鲁国图带回阳新摹刻而成。在鲁国之图上标明有《史记·封禅书》所提到的云云山、社首山、梁父山、亭亭山,与...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曲阜舞雩坛刘岩  刘欢 先秦时期,中国人心中也存在一位“上帝”主宰世界,与西方上帝“倾听民众之声”不同的是,此“上帝”只与他的儿子“王”在固定的时间和地点听其汇报,古之称为“郊禘”。“郊禘”的权力专属,不是一般人想禘就能禘的。在曲阜就有一郊禘之所遗存,曰:舞雩坛。位于曲阜市区大小沂河之间,是一座高大的人工建筑郊台,始于西周大分封时的鲁国建立之初。它是鲁国故城之附属建筑,作为西周时期的祭坛遗存,保留至今是幸运的,亦是全国唯一的。1961年,被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身为“国公”的鲁国,为什么得到周王郊禘的权力呢?原来,鲁国起初为周朝元勋周公旦的封国,因辅佐年幼的成王不能亲自就封,由其子伯禽代替,伯禽便成为鲁国的第一任国公。因周公父子对周王朝的建立作出了巨大贡献,所以在成王、康王时期给予了特殊关照和礼遇,赠以大辂(天子出行所坐的车子)、锦旗,允许鲁公使用王的礼仪与祭祀内容,举行至高无上的祭祀——郊禘。于是乎,硕大的郊台出现在鲁国的都城。鲁国有许多周王使用的礼乐、仪礼。史料记载,王有不同的祭天礼仪有九种,鲁国享有其中的两种:“郊禘”与“雩”。这在当时其他诸侯封国是没有的,它象征着超出他国特权,颇有今天“第一副职”的味道。郊禘,是表示对上天的崇敬;雩,则是一种祈求仪式。我国传统文化元素认为南向为“阳”,与天同属,故祭天的地方必须筑坛于都城的南郊,后世称其坛为“圜丘”或“天坛”。周公“制作礼乐”,形成了当时独具特色的礼乐文化。郊禘是当时社会政治活动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是向昊天上帝汇报政绩及社会民生的一件大事,自然有着严格的礼仪制度和操作程序。我们从《礼记·郊特牲》等史籍中得知:郊禘礼仪,始于周王朝建立之初,为了表示对上帝的崇敬和顺从。选择冬至这一天郊禘,有始祖配祀,这是因为冬至是一年昼长的始端。其仪式严谨而细密,隆重而虔诚。郊禘前,需龟卜问事。占卜者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孔子墓石仪孟继新   牛秋鹏 孔林内许多墓冢前有长长的神道,高大的石仪成对地耸立在神道两旁。点点墓冢,累累碑碣,再加上这排排石仪,孔林的肃穆、威严与壮观也就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最引人注目的是孔子墓神道两旁的一组石仪,有成对的望柱、文豹、甪端、翁仲八石。该组石仪为宋宣和五年(1123年)营建,是孔林内现存最早的石仪。它布局疏密得当,富有气度,雕刻集圆雕、浮雕、线刻多种技法于一体,刀法洗练,简洁严整。宋朝建立之初,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就曾下诏:“前代帝王陵寝、忠臣贤士丘垅,或櫵采不禁,风雨不芘。宜以郡国置户以守,堕毁者修葺之。”在他的号召下,宋朝各代君臣对名人墓冢皆呵护有加,著名的孔圣人之墓自然也不例外。纵观赵宋一朝,其尊孔奉道,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真宗时,亲临阙里拜谒孔子墓,并迁治所于寿丘,建仙源县城,与曲阜结下了不解之缘;金人入侵,宋王朝被迫南迁,也没忘记把孔子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带上“扈驾”随往。孔子在宋代统治者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北宋时期,王公大臣于墓冢神道处建制石仪已经是相当普遍流行了,一些名人的陵墓前也是石仪累累,这便为孔子墓前建造石仪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于是,就有人上书徽宗皇帝,提议为孔子墓营建石仪,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宣和元年(1118年),徽宗皇帝下旨为孔子墓建造石仪,这是一个繁索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单是石仪雕刻的工艺问题,还牵连到当时石仪的定制问题,这就考验了树立石仪者的智慧。故而,从选材备料到雕刻树立,历时五年方才完工。原来,按照宋代石仪的建制,三品以上官员的墓所可立石人一对,石马、石羊、石虎、望柱各一对,计十石;五品以上立石羊、虎、望柱各二,计六石;六品以下不得立。而宋代皇陵神道石仪有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獬豸、仗马与控马官、客使、武臣、文臣、门狮等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照此看来,孔子墓前的神道石仪不符合...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曲阜霸王坟彭庆涛  敖翔 在曲阜鲁国故城东北角五泉庄的一片普通农田里,农夫们夜以继日地俯身劳作着,无人会在意他们身后那座古老土堆里被尘封的故事。而这座土堆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历史?让岁月的记忆回到两千多年前。公元前202年,乌江亭,人们分不清哪里是血,哪里是残阳。“若死,便只能死在自己的刀锋。”西楚霸王站在乌江亭头,过去一切直下百二秦关气吞如虎的功业都消失在那道寒光中。而再威武的霸王一旦兵败,也不过是一具用来邀功的尸骨,楚地尽降。鲁国,旌旗似火,刀戟如林。“禀报汉王,久围鲁地不降!”“不降?这世间难道还有刀剑战胜不了的事情?”“兵临城下,鲁人仍以礼乐习咏,弦歌鼓琴,拒不降汉,决心为鲁公尽忠死节。”于是刘邦警悟,急忙命人取来一个匣子,眼中原本锋利的目光此时却颤抖起来。“将军,看!”鲁国守将只见汉军中挑着一个长杆,上面挂着一个头颅。“项王!”守将忽然匍匐在地,长跪不起。鲁国降,守将亦安然拔出宝刀……这时,已是天下之主的刘邦以鲁公的礼仪把项羽的头颅葬在了鲁国古城东北角,终于落下一滴眼泪,或许他突然记起昔日的情义。这便是那座土堆的故事。那个位于曲阜五泉庄的土堆,是一座汉墓,俗称霸王坟,据说便是项羽头颅所埋之处。坟堆旁边还立有曲阜市政府所立的碑,上面写着“五泉庄古墓”。原封土直径约50─60米,现存封土直径30多米,斜高20多米。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在鲁城东里许,俗称为霸王冢。”《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有古冢,俗名霸王头,相传为项羽首处云。”《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古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汉兵围籍(羽)于垓下,籍...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金声玉振坊彭庆涛  孟祥明 孔庙,寄托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灵魂,千百年来,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和呵护,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也都留下了大量的印迹。使得孔庙作为文化载体,成为了东方文明的象征和缩影。经过曲阜明故城正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庙的第一道石坊——金声玉振坊。金声玉振坊是一座石质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该坊为三间四柱冲天式结构,高5.60米,长13.50米。八角八面柱,前后有石抱鼓夹抱,柱头仰莲座,柱顶有圆雕鳞甲独角兽,这种神兽叫 “辟邪”,俗称“朝天吼”。中间的额坊稍高,两次间额坊对称递减,额坊上为浅雕云龙戏珠图案。额坊均覆屋盖悬山顶,整石刻成瓦垄形,有脊无吻。中间额坊上为四个笔力遒劲大字:金声玉振。左侧落款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天水胡缵宗。兴建孔庙的第一道石坊,必然经过严肃慎重的考量,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明代,是孔庙重修扩建规模最大的时期,特别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孔庙遭雷击,大成殿等主要建筑120余间化为灰烬,明孝宗下令重修。此次维修历时5年,耗银15.2万两,最终奠定了孔庙的现存规模。在历史上,特别是明代时期,孔庙的修建除皇帝下令定制外,历任山东巡抚、钦差、御使等达官显贵,为体现对孔子的尊崇,也都不同程度地增补和完善。如嘉靖二年( 1523 年),山东巡抚陈凤梧重修孔林洙水桥,建石坊及庐墓堂;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巡抚曾铣增建太和元气坊。万历二十年(1592年),巡按御史何出光创建圣迹殿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惯例。孔庙的正门外,位置举足轻重,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资格在此增建石坊呢?胡缵宗,甘肃秦安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进士。嘉靖十五年(1536年)任山东巡抚,领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属从二品要员,金声玉振坊就是胡缵宗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增建的。胡缵宗增建金声玉...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1
点击次数:
彭庆涛  贾国俊 2008年的夏初,曲阜市文物局对孔氏中兴组——孔子第四十三代嫡孙孔仁玉墓塚进行了修葺时,发现墓后室的券顶已经被揭开,随即专业人员进入墓室查看。在墓室中,寻找到一块墓志石——孔仁玉《鲁国郡‘孔府君’墓志铭》,这是墓室中唯一存留的遗物。这块墓志为单体制石,高64厘米,宽65厘米,厚13.5厘米,四边内侧阴线刻以缠藤花卉,外侧阴线刻多位身着朝服、表情安详,看似圣贤的坐像,中刻铭文617字。这一墓志的发现意义何在呢?又能不能给研究孔仁玉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史料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墓志上的主人孔仁玉其人吧!在曲阜,有关“中兴祖”孔仁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孔仁玉,字温如,是一位对整个孔氏家族存亡绝续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与其紧密相连的便是五代时期“孔末乱孔”史案。史案的“真实性”被孔氏族人深信不疑。那么,流传至今的“孔末乱孔”史案讲是怎么样的一段历史传奇故事呢?历史进入到唐末五代时期,这一时期,孔子家族后裔的人数已为数不少,但因外任做官和躲避战乱,他们多流散在外,定居于曲阜故地的相对较少,不足十户之家。此时,宦官乱政,藩镇复起,战乱不休,社会动荡。唐朝皇室自顾不暇,对孔氏家族的优待、重视也远不如以往,没有了主持家族内部管理的体制。这时,孔氏家门发生了一件大逆不道、不可思议的灭主惨案。被杀害的是孔子四十二世嫡长孙孔光嗣,他未能承袭文宣公的爵位,在唐天祐二年(905年)被任命为曲阜东邻的泗水县主簿。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孔景的后裔孔末(本姓刘,按照当时孔家的规矩,凡到孔家为奴仆者,一律改姓孔,故刘末也叫孔末)见天下大乱,时局动荡,孔氏宗族涣散无主,便起了谋逆夺位的野心,遂组织力量将生活在曲阜的阙里孔氏族人进行杀害。最后,孔末又到泗水县衙谋杀了孔光嗣,夺取了阙里家业,并取代其位,主孔子祭祀,俨然以孔子嫡裔自居。而且要对孔光嗣的儿子、当时...
403页次49/51首页<...  42434445464748495051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