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孔子墓石仪孟继新   牛秋鹏 孔林内许多墓冢前有长长的神道,高大的石仪成对地耸立在神道两旁。点点墓冢,累累碑碣,再加上这排排石仪,孔林的肃穆、威严与壮观也就呈现在了人们的眼前。最引人注目的是孔子墓神道两旁的一组石仪,有成对的望柱、文豹、甪端、翁仲八石。该组石仪为宋宣和五年(1123年)营建,是孔林内现存最早的石仪。它布局疏密得当,富有气度,雕刻集圆雕、浮雕、线刻多种技法于一体,刀法洗练,简洁严整。宋朝建立之初,太祖建隆元年(960年)就曾下诏:“前代帝王陵寝、忠臣贤士丘垅,或櫵采不禁,风雨不芘。宜以郡国置户以守,堕毁者修葺之。”在他的号召下,宋朝各代君臣对名人墓冢皆呵护有加,著名的孔圣人之墓自然也不例外。纵观赵宋一朝,其尊孔奉道,可谓是发挥到了极致。真宗时,亲临阙里拜谒孔子墓,并迁治所于寿丘,建仙源县城,与曲阜结下了不解之缘;金人入侵,宋王朝被迫南迁,也没忘记把孔子四十八代孙衍圣公孔端友带上“扈驾”随往。孔子在宋代统治者心中的地位由此可见一斑。另外,北宋时期,王公大臣于墓冢神道处建制石仪已经是相当普遍流行了,一些名人的陵墓前也是石仪累累,这便为孔子墓前建造石仪提供了充分的理由。于是,就有人上书徽宗皇帝,提议为孔子墓营建石仪,得到了皇帝的恩准。宣和元年(1118年),徽宗皇帝下旨为孔子墓建造石仪,这是一个繁索而又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单是石仪雕刻的工艺问题,还牵连到当时石仪的定制问题,这就考验了树立石仪者的智慧。故而,从选材备料到雕刻树立,历时五年方才完工。原来,按照宋代石仪的建制,三品以上官员的墓所可立石人一对,石马、石羊、石虎、望柱各一对,计十石;五品以上立石羊、虎、望柱各二,计六石;六品以下不得立。而宋代皇陵神道石仪有望柱、象及驯象人、瑞禽、獬豸、仗马与控马官、客使、武臣、文臣、门狮等等,规模宏大,气势磅礴。照此看来,孔子墓前的神道石仪不符合...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曲阜霸王坟彭庆涛  敖翔 在曲阜鲁国故城东北角五泉庄的一片普通农田里,农夫们夜以继日地俯身劳作着,无人会在意他们身后那座古老土堆里被尘封的故事。而这座土堆的背后究竟有怎样的历史?让岁月的记忆回到两千多年前。公元前202年,乌江亭,人们分不清哪里是血,哪里是残阳。“若死,便只能死在自己的刀锋。”西楚霸王站在乌江亭头,过去一切直下百二秦关气吞如虎的功业都消失在那道寒光中。而再威武的霸王一旦兵败,也不过是一具用来邀功的尸骨,楚地尽降。鲁国,旌旗似火,刀戟如林。“禀报汉王,久围鲁地不降!”“不降?这世间难道还有刀剑战胜不了的事情?”“兵临城下,鲁人仍以礼乐习咏,弦歌鼓琴,拒不降汉,决心为鲁公尽忠死节。”于是刘邦警悟,急忙命人取来一个匣子,眼中原本锋利的目光此时却颤抖起来。“将军,看!”鲁国守将只见汉军中挑着一个长杆,上面挂着一个头颅。“项王!”守将忽然匍匐在地,长跪不起。鲁国降,守将亦安然拔出宝刀……这时,已是天下之主的刘邦以鲁公的礼仪把项羽的头颅葬在了鲁国古城东北角,终于落下一滴眼泪,或许他突然记起昔日的情义。这便是那座土堆的故事。那个位于曲阜五泉庄的土堆,是一座汉墓,俗称霸王坟,据说便是项羽头颅所埋之处。坟堆旁边还立有曲阜市政府所立的碑,上面写着“五泉庄古墓”。原封土直径约50─60米,现存封土直径30多米,斜高20多米。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在鲁城东里许,俗称为霸王冢。”《阙里文献考》记载:“曲阜城东北有古冢,俗名霸王头,相传为项羽首处云。”《史记·项羽本纪》载:“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后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古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汉兵围籍(羽)于垓下,籍...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14
点击次数:
金声玉振坊彭庆涛  孟祥明 孔庙,寄托着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精神灵魂,千百年来,得到了历代统治者的重视和呵护,达官显贵、文人墨客也都留下了大量的印迹。使得孔庙作为文化载体,成为了东方文明的象征和缩影。经过曲阜明故城正南门,首先映入眼帘的是孔庙的第一道石坊——金声玉振坊。金声玉振坊是一座石质牌坊,建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年)。该坊为三间四柱冲天式结构,高5.60米,长13.50米。八角八面柱,前后有石抱鼓夹抱,柱头仰莲座,柱顶有圆雕鳞甲独角兽,这种神兽叫 “辟邪”,俗称“朝天吼”。中间的额坊稍高,两次间额坊对称递减,额坊上为浅雕云龙戏珠图案。额坊均覆屋盖悬山顶,整石刻成瓦垄形,有脊无吻。中间额坊上为四个笔力遒劲大字:金声玉振。左侧落款为:都察院左副都御史天水胡缵宗。兴建孔庙的第一道石坊,必然经过严肃慎重的考量,其背后有着怎样的故事呢?明代,是孔庙重修扩建规模最大的时期,特别是弘治十二年(1499年),孔庙遭雷击,大成殿等主要建筑120余间化为灰烬,明孝宗下令重修。此次维修历时5年,耗银15.2万两,最终奠定了孔庙的现存规模。在历史上,特别是明代时期,孔庙的修建除皇帝下令定制外,历任山东巡抚、钦差、御使等达官显贵,为体现对孔子的尊崇,也都不同程度地增补和完善。如嘉靖二年( 1523 年),山东巡抚陈凤梧重修孔林洙水桥,建石坊及庐墓堂;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巡抚曾铣增建太和元气坊。万历二十年(1592年),巡按御史何出光创建圣迹殿等。这在一定程度上形成了某种惯例。孔庙的正门外,位置举足轻重,什么样的人才能有资格在此增建石坊呢?胡缵宗,甘肃秦安人,出生在一个书香门第,官宦世家,明武宗正德三年(1508年)戊辰科进士。嘉靖十五年(1536年)任山东巡抚,领都察院右副都御使衔,属从二品要员,金声玉振坊就是胡缵宗于嘉靖十七年(1538年)增建的。胡缵宗增建金声玉...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1
点击次数:
彭庆涛  贾国俊 2008年的夏初,曲阜市文物局对孔氏中兴组——孔子第四十三代嫡孙孔仁玉墓塚进行了修葺时,发现墓后室的券顶已经被揭开,随即专业人员进入墓室查看。在墓室中,寻找到一块墓志石——孔仁玉《鲁国郡‘孔府君’墓志铭》,这是墓室中唯一存留的遗物。这块墓志为单体制石,高64厘米,宽65厘米,厚13.5厘米,四边内侧阴线刻以缠藤花卉,外侧阴线刻多位身着朝服、表情安详,看似圣贤的坐像,中刻铭文617字。这一墓志的发现意义何在呢?又能不能给研究孔仁玉这一历史人物提供一些更有价值的史料呢?让我们先来了解一下这个墓志上的主人孔仁玉其人吧!在曲阜,有关“中兴祖”孔仁玉的故事可谓家喻户晓。孔仁玉,字温如,是一位对整个孔氏家族存亡绝续有着重大影响的人物,与其紧密相连的便是五代时期“孔末乱孔”史案。史案的“真实性”被孔氏族人深信不疑。那么,流传至今的“孔末乱孔”史案讲是怎么样的一段历史传奇故事呢?历史进入到唐末五代时期,这一时期,孔子家族后裔的人数已为数不少,但因外任做官和躲避战乱,他们多流散在外,定居于曲阜故地的相对较少,不足十户之家。此时,宦官乱政,藩镇复起,战乱不休,社会动荡。唐朝皇室自顾不暇,对孔氏家族的优待、重视也远不如以往,没有了主持家族内部管理的体制。这时,孔氏家门发生了一件大逆不道、不可思议的灭主惨案。被杀害的是孔子四十二世嫡长孙孔光嗣,他未能承袭文宣公的爵位,在唐天祐二年(905年)被任命为曲阜东邻的泗水县主簿。后梁乾化三年(913年),孔景的后裔孔末(本姓刘,按照当时孔家的规矩,凡到孔家为奴仆者,一律改姓孔,故刘末也叫孔末)见天下大乱,时局动荡,孔氏宗族涣散无主,便起了谋逆夺位的野心,遂组织力量将生活在曲阜的阙里孔氏族人进行杀害。最后,孔末又到泗水县衙谋杀了孔光嗣,夺取了阙里家业,并取代其位,主孔子祭祀,俨然以孔子嫡裔自居。而且要对孔光嗣的儿子、当时...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1
点击次数:
江川  刘岩 近年来每当孔子诞辰之日,会在孔庙大成殿举行隆重的祭孔大典为世人皆知。而旧时孔府内时常举行的家族祭祀却鲜为人知,诸如丧葬、丧祭日、清明、十月朔等,地点便在位于孔府东路祧庙前的报本堂内。报本堂与祧庙合称孔府家庙,报本堂是孔府家庙的主要祭祀场所,它是一独立的庙堂建筑。然而,正是这座在孔府建筑群中并不起眼的庙堂,却承载了孔氏族人的情感依附和精神寄托。报本堂的功用与孔庙大有不同。孔庙主祀孔子,声势浩大,人员众多,例属公祭;孔府家庙祭祀,是大宗孔氏族人以家庭为单位的祖先祭祀,属于家祭。曲阜乃至全国,家族祭祀不尽相同,而报本堂祭祀则凸显孔氏大宗的特点:每位衍圣公不单奉祀高祖、曾祖、祖、父四代,堂正中还要奉祀54代祖先孔思晦的牌位。这种现象在我国家族祭祀中是较为罕见的。为什么报本堂要以孔思晦牌位居中呢?其中又有什么缘故呢?原来,这是与南宋初年的国家分裂,孔氏家族的命运与国家兴衰紧紧联系在一起所造成的。南宋初年,衍圣公的嫡长袭封制被打乱了,“衍圣公”一下子出现了南北两位。靖康元年(1126年),一向富而不强的北宋被金攻取汴京,掳走了徽、钦二皇帝,北宋灭亡。康王赵构在商丘匆忙称帝,第二年就泥马过江,南逃扬州。为了为自己的政权正名,赵构决定在扬州举行祭天大典。考虑到彰显自己政权的正统性,体现对儒学道统的尊崇,赵构下诏孔子嫡系后裔、四十六代衍圣公孔端友南下陪祀。孔端友奉诏南下,让他万万没有想到的是此去竟是与故乡的永诀。就在孔端友南下陪祀期间,金兵也分几路南下,占领了淮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曲阜沦为金土。远在南方的孔端友追随着赵构颠沛流离,最后在临安安顿下来。高宗赵构感念他奉驾南渡之情,在衢州为他及南渡孔氏族人家赏赐府邸,并兴建庙宇供奉孔子。此后,孔端友一支的后裔便伴随着南宋王朝在衢州世袭了五代,直到孔洙。金人占领了曲阜后,立刘豫建立伪齐政权,治理江淮以北地区。刘齐政...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1
点击次数:
孟祥明  孟继新    在曲阜,作为圣人后裔,所有孔氏家族成员,都希望自己百年之后能够顺利陪葬孔林,这几乎成了孔氏族人心中的目标。因为,能附葬在孔子墓边,这是很荣耀的事。但也有例外的情况,有些孔氏族人,虽然生前声名显赫,但去世后却不能归葬孔林。旧时,犁铧店村南有一处清代孔氏墓地(随着近期的开发,墓地现已不存,保护标志碑尚在),墓地的起始者就是孔子的六十九代孙孔继汾。他是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的第四子,清代著名的学者、经学家。他笃志励学,知识渊博,精通经史与金石学,手校经史诸书,刊为家塾读本。一生从事孔氏家族史研究,皓首穷经,曾为乾隆皇帝进讲过经书,官至户部主事,军机处行走。最后却因文字狱含冤获罪,直到晚年客死他乡。按祖法不得入葬孔林,令人唏嘘不已。孔继汾,字体仪,号止堂。十四岁时取恩贡生,二十一岁时考中举人。因当年衍圣公孔昭焕正在年幼之时,虽爵位在身,但不能独自掌管府务。这期间孔府的府务,基本上是由孔继汾代管。孔继汾勤于著述,主要著作有《孔氏家仪》、《家仪答问》、《劻仪纠谬集》、《丧服表》、《文庙礼器图式》、《丧祭仪节》、《圣门乐志》、《文庙乐舞全谱》、《阙里文献考》、《孔子世家谱》、《东家嫡系小谱·齿序》、《孔氏大宗支谱·齿序》、《行余诗草》、《文献通考序》、《春秋金锁匙》等。孔继汾因文思才干具优,而闻达于孔族内外,但是孔继汾也因为自己的著述而引火烧身。这年已是六十岁的孔继汾,因著了一本《孔氏家仪》被族人告发,说是书中任意更改《大清会典》,有欺君犯上之罪,因此获罪入狱。而且,把个衍圣公孔宪培也糊里糊涂地给牵扯进去,落了个失察之过。乾隆五十年(1785年),孔氏族人,原任孔庙四品执事官孔继戍,突然呈文到山东巡抚衙门,状告革职主事孔继汾著《孔氏家仪》一书,有增减《会典》服制,并有“今之显悖于古者”、“于区区复古之苦心”...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1
点击次数:
马泽  彭庆涛 大多数书法爱好者们对法帖并不陌生,作为记录历代书法大家真迹的载体,法帖不仅仅是一种文化传承的工具,它已成为了文化本身。法帖分丛帖和单贴,丛帖分为两大基本类别,一是汇集历史名家的书法字迹摹刻而成,二是集中某一位著名书家的字迹摹刻而成,明清时期流传的丛帖多为二者兼顾。古代官方十分重视丛帖的辑佚,最为有名的是清朝乾隆皇帝收集的《三希堂法帖》,其中收录了晋朝大书家王羲之的《快雪时晴帖》、王献之的《中秋帖》、王珣的《伯远帖》,可谓是宫廷丛帖之最。而今陈列于孔庙东西庑北首的玉虹楼法帖刻石,则是民间收集丛帖的集大成者。孔府文物档案馆保存有两套《玉虹楼法帖》的装帧拓片,共显示582帖。装帧为101卷,又称“百一帖”,分为玉虹帖十六卷、玉虹鉴真帖十三卷、续鉴真帖十三卷、摹古帖二十卷、国朝名人帖十二卷、瀛海仙班帖十卷、金人铭帖二卷、隐墨斋帖八卷、黄涪州帖一卷、米海岳帖一卷、祝京兆帖一卷、临中兴颂帖二卷、张文敏小楷一卷、张文敏书诗一卷。《玉虹楼法帖》石刻原陈列于十二府玉虹楼,现存刻石569块,陈列于孔庙东西两庑北首。驻足于石刻前,常常被其浩繁庞大的气势所折服,如此巨大的工程,细致入微的临摹篆刻,又因其并非宫廷之作,那么,这法帖创作者究竟是何方神圣?其实,他是一位并不被大多数人所熟知的孔氏后人,这位传奇人物就是孔子六十九代孙孔继涑,而玉虹楼这个名字,则来源于他的书斋号。孔继涑,字信夫,一字体实,号谷园,别号葭谷居士,第六十八代衍圣公孔传铎的第五子。生于清雍正三年(1725年),卒于清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终年66岁。孔继涑的青年时代可谓是春风得意,他天资聪颖,又敏而好学,年仅十五岁便考中了秀才,十七岁时岁试第一,成为廪生,十九岁又成贡生。学习之余,书法是孔继涑最大的爱好,他从小就喜爱笔墨,常常将自己关诸书斋,研习书法竟然到了废寝忘食的地步,这也为后来他法帖...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01
点击次数:
孔志刚  刘国成 孔子,在我们的印象中是一个谦和的智者,被后世尊为“万世师表”,他那温文尔雅的历史形象早已深入人心,被人们普遍接受而镶嵌在众人的记忆里。然而,孔子还有另外一种画像,那就是在曲阜孔庙圣迹殿内一幅《孔子为鲁司寇像》的石刻像。该像是孔子仕鲁期间,身着官服时的一幅造像,刻石高134厘米,宽73厘米。据说,此像是出自唐代大画家吴道子之手。在孔子的一生中,曾有过一段入世从政的经历,甚至一度官居大司寇之要职。孔子从政时间虽短,但政声良好,显示了其卓越的治国才干和外交能力。孔子所处的春秋时期,正是礼崩乐坏的时代,周天子失去了对各诸侯国的控制,诸侯国之间相互征战,社会矛盾加剧。孔子看不惯这种局面,他主张天下大同,提倡仁政德治,力图重建社会秩序。但当时的鲁国国君同样面临着权臣失控的问题,鲁桓公的三个后裔季孙氏、叔孙氏、孟孙氏执掌着鲁国的权力,称为“三桓”。孔子由于没有施展政治抱负的机会,便绝意仕进,在教学的同时,集中精力研究学问,构造自己的思想体系。公元前501年,孔子终于有机会从政,他做上鲁国的中都宰,也就是中都的行政长官。中都是当时鲁国的一个重要城邑,在山东省的汶上县。孔子上任后,制定了养生送死的礼节,年长的和年幼的人分别享有不同的食物,强壮的和体弱人分别承担不同工作,男女别途,路不拾遣。该制度推行一年,周围的诸侯国就纷纷效法。鲁定公见孔子治理中都颇有成就,第二年就将孔子升迁为鲁国司空,主管全国工程建设。孔子根据土地的不同特性种植不同作物,各种作物得到最适合的生长条件,获得了丰收。不久孔子就被鲁定公任命为掌管司法的司寇。公元前500年的春天,曾经兵戎相见的齐鲁两和好。夏天,齐国国君约鲁国国君在两国交界峡谷举行结盟会仪式,鲁定公准备好车辆随从,准备赴会。孔子以司寇身份负责盟会时的礼仪事务。他对鲁定公建议说:“我听说有文事时一定要有武备,修武备时一定要有文备...
399页次49/50首页<...  41424344454647484950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