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6 - 29
点击次数:
孔庙藏汉画像石《扁鹊行医》孟祥明 彭庆涛 曲阜孔庙神庖处,是旧时祭祀前,准备牺牲和祭品的地方。由于历史的变迁,早已失去了往日的功能,但作为孔庙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建筑依然完整的保留着。现在的神疱已成为“汉画像石陈列馆”,展览着许多汉画像石,其中引人瞩目的就有《扁鹊行医》画像石。《扁鹊行医》画像原有四石,现存三石(其中一石已调人中国历史博物馆)多为浅浮雕。此画像石是从微山县两城镇出土的,由于历史的原因,于1956年运往曲阜孔庙保存。画面所表现的就是扁鹊在为人治病的故事。扁鹊,战国时期著名医学家,在中华医学历史上,他与华佗、张仲景、孙思邈、李时珍等医学宗师齐名。关于他的故事历史上曾以各种形式流传,汉画像石就是其中的一种。那么,画像石是运用怎样的艺术表现手法来展示扁鹊的呢?从现存三图可以看出,扁鹊皆以人首鸟身的面目出现,这就是被神话以后的扁鹊形象。图中,有的手持砭针,为披发病人针刺;有的为母亲怀中的婴儿诊治;有的为病人切脉。扁鹊在为病人诊治时,神情专注,态度严谨,富有真实的生活气息,颇为感人。三画像中,以《扁鹊针灸图》最为生动、形象。画面中的扁鹊神态自然平静,面对患者一手切脉,一手持针扬臂作针灸状,这是扁鹊在动手治疗前,先根据病人的症状来选择针灸的穴位,仿佛还在宽慰病人。患者端坐平视,披头散发,宽衣博带,其身后另有静坐候诊的病人。望闻问切一系列诊断过程,在此表现的淋漓尽致。图左上方还有一只小鹊,正凝目观看扁鹊的举动,好一幅生趣盎然、天人合一的和谐画卷。历史上确有扁鹊其人,秦姓,名越人,原籍渤海郡鄚(今河北任丘)人。因他曾在卢国(今山东长清)落户,所以人们又称他“卢医”。扁鹊年轻时曾跟一位叫长桑君的人学医,他虚心好学,医术长进很快,不几年就能够熟练掌握了中医理论的望、闻、问、切。有人甚至说,他仅凭双目能直接看到人体内五脏六腑的病变,即所谓“洞达五内”。 由于他的医...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7
点击次数:
彭庆涛 刘欢  孔府,在古代享有很高的特权和优渥,其经济财富有多少自不用说,在孔府的百户奴仆中,户人是依附于主人的主奴关系,无论户人建立何等功劳或有多高的提携,孔府对户人都有着绝对的生杀处置的权力。 孔府的三堂,从表面的布局和陈列上看,庭院小巧别致,格局繁简有度;室内铜鉴依存,文案书香,和谐优雅。三堂,旧时也叫退厅,为孔府内部处理家族内务和处罚府内仆役的场所。按照孔府家规,府内仆役但凡有违法乱纪者,无论大小都要在此审理。表面上看上去令人感觉闲适宁静,但拨开历史外表笼罩的云衣,便会看到一种威严凝重、深沉肃穆的真实面目。 孔府三堂审理过无数大大小小的案子,最大的一宗命案发生在清代初年。 清顺治年间,孔府内发生了一起衍圣公孔兴燮责毙府内长班刘国梁兄弟二命案。刘氏亲属上诉至朝廷,控衍圣公滥杀无辜,一时间惊动了远在千里之外的京城,街头巷尾纷纷议论,阙里衍圣公府一下子成为人们关注的焦点。此时,大清帝国建立不久,百废待兴,出于统治的需要,对于儒家学派宠爱有加,更是对孔子后裔倍加优渥。事件突发,也使得朝野上下惊愕不已。孔府内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惊天大案呢?为了使案件有一清晰脉络,先将案件的主要人物名字做一介绍:衍圣公孔兴燮;衍圣公管家桂存正;刘氏弟兄四人:刘国栋、刘国材、刘国梁、刘国楫。一日,京员刘国栋入衍圣公府邸来看望胞弟刘国梁,结果两人命丧府内,再也没有走出来。事后,刘氏家族感到十分冤枉和委屈,按当时旧制,非庙户民人衍圣公府是无权对其惩治的。于是,刘国材之妻陈氏、刘国栋之妻俞氏上诉吏部,言辞恳切称:刘氏祖上自明末就已不是衍圣公庙户,实属民人,孔家无权对其用刑。刘国栋前往曲阜衍圣公处看望弟弟刘国梁,哥弟两人商议进京城探家之事,将要成行之时,衍圣公却不放行。刘国栋依理讲说,衍圣公发怒,令管家桂存正等商议,将刘国栋拿住,打了一百棍。然后,衍圣公...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7
点击次数:
彭庆涛  敖翔 孔府旧藏有许多历代衍圣公画像,其中一幅七十六代衍圣公的衣冠像,因其人尚近,争议颇多,故而格外引人瞩目。画中的这位衍圣公,头戴朝帽,身着官服,项挂朝珠,神情庄重地端坐于虎皮圈椅之中,他便是近代而逝的衍圣公孔令贻。孔令贻生活在清末民初的历史变革中,究竟是如何表现的呢?孔令贻,字谷孙,号燕庭,孔子七十六代嫡孙,4岁丧父,5岁袭封衍圣公。光绪十四年(1888年),年满十六岁首次入朝觐见。不久,告假回阙里与吏部右侍郎孙毓汶之女成婚。光绪十五年(1889年),奉谕为翰林院侍讲,正式主持衍圣公府府务。光绪十八年 (1892年),署理四氏学堂学务。孔令贻作为孔子嫡系子孙,自然站在了传统文化的阵营前线,在晚晴洋务大兴之时,他坚决反对洋务。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西方传教士欲在曲阜古泮池兴建教堂。他便与曲阜知县及当地士绅戮力同心,在古泮池北岸建立“文昌祠”,以示对传教士的分庭抗礼。此东西方文化碰撞事件,在当地引起巨大反响。除了反对洋务外,作为衍圣公的孔令贻,政治上还是一位坚定的保皇派。民国初年,地方推举他为国会议员,孔令贻却坚决不就;1912年2月,袁世凯就职临时大总统,他却上书恭贺。次年,袁世凯正式就任大总统,并准予衍圣公仍然膺受前代荣典、祀典,并向其颁发“一等嘉禾章、一等大绶宝光嘉禾章”。1915年,袁世凯阴谋复辟帝制,是年8月14日,其心腹谋士杨度串联孙毓筠、李燮和、胡瑛、刘师培及严复,联名发起成立“筹安会”。孔令贻也积极参与其中,甚至被推举为“名誉理事”,并担任教育界请愿团理事长,代表教育界支持袁世凯称帝。袁复辟后,更是册封孔令贻为“郡王”,以示功勋。不久,袁世凯的洪宪帝制白日梦无情破碎。康有为又在此时提出“孔教为中国之基础”的言论,孔令贻此时立刻通电回应道“请定孔教为国教”。1917年7月,张勋拥末代皇帝溥仪复辟,他又忙发贺电,称这是“日月重光...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7
点击次数:
宋代《鲁国之图》碑彭庆涛  刘欢 长期以来,人们把苏州保存的石刻《平江图》,当成我国最早的城市平面石刻地图,殊不知还有比它更早的同类图,那就是保存在湖北省阳新县的《鲁国之图》。《鲁国之图》刻于南宋绍兴二十年,即公元1154年,比苏州的《平江图》要早57年,是我国保存最为完整、存世最早的城市平面石刻地图。《鲁国之图》碑高194厘米 ,宽110厘米 ,碑额题隶书“鲁国之图”,碑身中部为鲁国故城布局图,下部为跋文。公元1985年,此时新中国成立不到四十年,是“文化大革命”结束后改革开放的起步期。举国上下,百废待兴。社会面临着科技生产力的发展、经济提升的迫切要求,而作为遭受战争摧残,文革劫难等百余年冲击的民族文化亟需回归和重构。这一年秋天,湖北省阳新县第一中学,似乎像往年一样没有惊天动地的举动,师者为师,学生修学。而就在对原学堂旧房改造之时,却在一面墙上发现了一块宋代《鲁国之图》石碑。可惜在发现时,石碑上面所刻内容已不甚清晰。但值得庆幸的是,此碑刻成之后不久,即被人拓,拓帖现存于国家图书馆,传世至今。此碑一经发现,立即在当时的史学界和考古界引起了不小的反响。关于其真伪的争论颇为激烈。此地距离曲阜甚远,交通并不发达的当时,鲁国地图为什么会出现在阳新呢?他的始作者又是谁呢?“鲁国之图”碑下的跋文为我们提供了模糊的答案线索:   恭惟!国家广开黉宇以幸多士,士之弦诵六经,如见圣人。森森乎!有邹鲁之风,可谓盛矣。犹是东鲁之邦,阙里杏坛之迹,宛然如在,而耳目或未接。为游圣人之门,而不知其出处,游怠之地岂足以称军师教育之意乎!舜凯顷者负笈四方,得此图于袭庆府,藏之逾三十年。今幸承乏,敢请于郡,模刻置‘大成殿’之东庑。庶使朝夕于斯者,得以考圣贤之轨躅。而他日成才之効举,无愧于从游速肖之列,仰副圣朝化成之文,则此图亦不为无补。绍兴甲戍四月十五日,左迪功郎充兴...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7
点击次数:
彭庆涛 牛秋鹏 公元前479年农历2月18日,传播治世理念的孔子终于到下了他伟岸的身躯,史籍记载“葬于泗上”。他的死在当时引起了不小的轰动,鲁哀公为其读“诔文”,燕人前来观葬礼。而后世更是对他念念不忘,以至于累代加封,从最初鲁哀公的“尼夫”,一直到清世祖的“大成至圣文宣先师”。在孔子以后,其后代子孙接冢而葬,逐渐形成了现在大家所熟知的孔氏家族专用墓地——孔林。 那么,按当时的族群墓地管理制度,孔子死后是应该随父母葬在防山脚下的梁公林,而他为什么选择了鲁城之北的泗水南岸呢?这似乎是一个历史之谜。要想解开其中的奥秘,我们需要从孔子的身世、家庭组成情况、社会环境及人物性格等零散的历史碎片中追踪分析,寻求答案。公元前551年,孔子呱呱坠地悄然来到人世间,除父母倍感喜悦、痛爱有加外,这份喜悦似乎对其族人没有太大的影响,甚至多少有点不屑一顾。后来的事实证明,孔子父亲去世后这种情绪表现的十分明显,以至于母亲带他离家出走,并且十几年没有什么联系。孔子的祖先本是殷商王朝的贵族,商被周灭亡后,周成王见商纣王的庶兄微子启很是忠厚,便命其代替商后就封于宋国去,其后世代相传。到了宋殇公九年(前711年),孔子的六世祖孔父嘉任宋国大司马并受遗命辅佐殇公。太宰华督因不满孔父嘉掌权便对国民宣称:国君即位十年,对外打了十一仗,民生痛苦不堪,都是大司马孔父嘉的责任,应当除掉他以安定民心。不久,华督发动政变,杀死了孔父嘉并霸占了其妻,后又弑宋君殇公,另立宋庄公。这样华氏执权势力壮大,在宋国为所欲为,而孔氏家族失势渐衰。此时,孔父嘉有子木金父渐已成人。此后,木金父生祈父(又称铎沂父),祈父生孔防叔。因孔、华两氏族之间结有世仇,期间孔氏族人被处处刁难,故孔防叔畏怕华氏的威逼挑衅,躲避逃难离宋而奔鲁。由此,孔防叔在陬邑(今曲阜息陬一带)定居为鲁人,但已经没有了显赫的头衔。防叔生子伯夏,伯夏生叔梁纥...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7
点击次数:
彭庆涛  刘国成 孔子被后世称之为“圣人”、“万世师表”,可谓是人之楷模。然而,得此殊荣的背后是常人不能及的勤奋、多思与博学。孔子一生勤于志学,著述颇丰,受到后人的敬仰。他富有传奇的一生,一直是人们津津乐道的话题,一个谦逊的求学者,会有怎样的成长历程呢?由于年代久远,往事如烟,虽然浩瀚的史料典籍中有着只言片语的记述,但其形象、场景难得一见,只能任其在我们现代人脑海里浮想还原。在曲阜孔庙圣迹殿中,保存着明万历二十年创作的120幅石刻版《孔子圣迹图》。孔子一生的每个阶段,都在一帧帧的圣迹图中有着生动的描绘,让我们直观地领略到时人的畅想风情。其中关于孔子谦逊求学事迹,图中也多有涉及。我们从中可以看到,孔子历经磨难,不耻下问,刻苦学习的场景。 俎豆礼容在圣迹图中有一幅《俎豆礼容图》,图中描绘了孔子幼时模仿祭祀的场景。孔子小时候,就表现出异于常人的天赋,非常聪明。这一故事在《史记·孔子世家》中有记载:一天,街道上突然传来一阵鼓乐之声,很是喧闹。正在院中玩耍的孔子好奇地打开大门,朝远处张望。一支郊祭的队伍从前方缓缓走来,浩浩荡荡,很是壮观,便前去随着队伍走到郊坛,近距离仔细观摩整个郊禘过程。看着主祭官祭祀动作,年仅6岁的孔子饶有兴致地在一旁跟着模仿起来。庄严的使人窒息,太神圣了,这一幕幕画面深深地嵌入孔子幼小的脑海。此后,孔子经常把家里的盆盆罐罐收集起来,当做俎豆礼器,摆放在面前,学着主祭人的模样有板有眼的逐节戏演。孔子的母亲在孔子3岁丧父后,一直含辛茹苦的抚养孔子,虽然孤儿寡母的生活相当清贫,但也十分温馨。一日,见孔子在有模有样地模仿祭祀动作,觉得滑稽好笑,说道:“你这样的小孩子,怎能够领会那么深奥的东西。”孔子争辩道:“我这是在学习呢。”母亲开玩笑地又说:“你这么认真学习礼制,难道学会了长大后去做祭祀官吗?”孔子仰起脸说:“我不做祭祀官,要像...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4
点击次数:
闫利纲 临曲阜故城北门,仰望古城,斑驳的城墙,巍峨耸立的城楼,气势恢宏而满目沧桑。城门洞上方镌刻有“仰圣门”三字,字体遒劲有力,据说是明代胡缵宗所题。由城门而入,回望城楼,又有一匾额 “延恩门”。一个城门,怎么会有两个名字?到底哪一个才是它真正的名字呢?回答这个问题,还要从明故城的前世说起。明代以前曲阜县称仙源县,县城在今天的旧县,与阙里相去十里。据费宏《城阙里记》载,在明朝正德年间,河北的刘六、刘七起义作乱,攻破了曲阜,烧毁了数百的宫寺民居,并且移营阙里孔庙,“秣马于庭,污书于池”。给孔庙造成了很大的破坏,也使得大明朝廷与孔氏族人震恐。考虑到乱军人数众多,县治派兵不利于防御,东兖道佥事潘珍上奏说,县衙治所必须与孔庙一起守望相顾,围绕孔庙筑造城墙。明朝政府同意了这一建议,花费了近十年时间,于嘉靖元年三月(1522年)完成了城墙修筑。修筑的城墙是什么样子呢?据乾隆年间修订的《曲阜县志》记载,城墙周长为八里三十六步,高二丈,厚一丈。城墙用墙砖包砌而成,城墙外建有护城河。城墙有五门,正南为仰圣门,东南为崇信门,东为秉礼门,西为宗鲁门,北为延恩门,每个城门上都建有城楼。传说,当时筑城的工匠将自己的名字刻在墙砖上,所以才有了数百年不倒的坚固城墙。现在城南门的一些墙砖上昔日筑城工匠的名字仍依稀可辨。细心的读者不难发现,怎么正南门为仰圣门。仰圣门不是在城北门挂着吗,何以又改在南门了呢?据陈镐《阙里志》新筑阙里城图记载,城池只有四门。唯独缺了与孔庙大门相直的城南门。难道说,城墙建设之初仅有四门,没有仰圣门吗?带着这种疑问,我们继续翻阅了《曲阜县志》。果然在第三十卷找到了“(万历)五年(1577年)改辟城南门”的记载,问题似乎解决了。然后让我们始料不及的是在《孔子故里志》中也有一段记载:正德八年(1513年)以孔庙为中心修建曲阜新城,嘉靖元年(1522年)春三月工竣。万历二十年于庙...
作者:
发布时间: 2018 - 05 - 24
点击次数:
王广恒  彭庆涛 在曲阜城东的泗河南岸,防山之阴,坐落着一处古朴陈旧的院落,古木参天,古建筑辉映其间。这一院落就是梁公林,孔子父母的墓地,山东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孔子兄孟皮亦葬于此。孔子的父亲名叔梁纥,鲁襄公二十四年(前549年),孔子三岁时,父叔梁纥死,葬于防山之阴。鲁昭公七年(前535年),孔子十七岁时,母颜徵在卒,与其父合葬于防。《礼记·檀弓》载:“孔子既得合葬于防,曰:‘吾闻之,古也墓而不坟。今丘也东西南北之人也,不可以弗识也。’于是封之,崇四尺。”这说明是孔子开创夫妇合葬、墓而坟的先河。乾隆《曲阜县志》记载:启圣王者,至圣父叔梁公也,宋大中祥符元年,封齐国公,配颜氏,封鲁国太夫人。元至顺元年,封启圣王,配封启圣王夫人。明嘉靖中,改为公。我世宗宪皇帝追封至圣五代皆为王,曰肇圣王、裕圣王、诒圣王、昌圣王,王仍称启圣王。王之祖始居鲁,王仕鲁,为鄹邑大夫,有勇力,鲁襄公十年,鲁人从晋伐偪阳,偪阳人启门,诸侯之士门焉,县门发,王扶之以出门者,孟献子称为有力如虎。云,王先娶于鲁之施氏,生九女,其妾生孟皮,病足不任继嗣,王乃求婚于颜氏,颜父问其三女曰:“鄹大夫父祖为卿士,先圣王之裔也,其人身长九尺,武力绝伦,吾甚贪之。虽长性严,不足为疑,三子孰能为之妻?”二女莫对,幼女征在进曰:“从父所制,将何问焉?”父曰:“即尔能矣。”遂以妻之,即启圣王夫人也。夫人祷于尼邱之山,生孔子。孔子年三岁,王卒,葬鲁防山之阴,其后夫人卒亦附焉。北宋大中祥符元年(1008年),宋真宗幸鲁,亲拜“叔梁父堂”,追封叔梁纥为“启国公”、颜征在为“鲁国太夫人”。元至顺元年(1330年),仁宗又加封叔梁纥为“启圣王”、颜征在为“启圣王夫人”。明嘉靖九年(1530年),明世宗厘正祀典,改称叔梁纥为“启圣公”。清雍正元年(1723年),清世宗追封孔子先祖五代为王,叔梁纥又被封为“启圣王...
399页次40/50首页<...  35363738394041424344...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