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发布时间:
2019
-
05
-
24
点击次数:
植楷庐墓 郭耀 许晓帆 彭庆涛 春秋时期,诸侯割据,在连绵战乱中礼乐制度开始走向崩坏。孔子为了宣扬心中道义,拯救这混乱不堪的局势,不辞辛苦周游列国14年。圣人一行栖栖遑遑,辗转各国。子路战死,颜回早逝,孔鲤先故,“大道不行”,接连的刺激击垮了孔子。在那个弥漫着战火与纷争的春秋,一位思想巨人倒下了。司马迁在《报任安书》中曾言:“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如鸿毛。”孔夫子便是那重如泰山的一位圣哲。泰山其颓乎,梁木其坏乎,哲人其萎乎!圣人也抵不过时光的流逝,终将化为滚滚江水中的一滴,带着他的智慧和哲思,伴着弟子们的哀痛远去。而其尸身就葬在鲁城北面的泗水岸边,算是叶落归根、魂归故里。那一日,丝雨霏霏,天地昏暗一片,微风夹杂着凛冽潮湿的气息拂过,天地万物仿佛也在低声抽泣。众弟子按照儿子失去父亲的丧礼,安葬了圣人。这场丧礼由公西赤主持,没有大操大办,朴实而不失严肃,简单却又不失庄重。并不是孔门弟子没有经济实力,子贡家财万贯,给老师办多大的丧礼,他都承担得起。但是他不想这样做,因为子贡深懂儒家礼仪,并且十分珍惜老师的声誉。他知道老师一生简朴,唯有一场既符合礼仪又适当得体的丧礼,才能为老师的一生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是日,孔门弟子齐聚于泗水岸边的圣人墓前,子贡挥泪与同门师兄弟掩面而泣以哀悼老师,并且共同约定为老师服三年之丧。跪在墓碑前,子贡恍惚间忆起往日与老师共处的点点滴滴。他忆起曾经问道时老师的循循善诱,探讨赎人事件时老师的举一反三,老师提问时的那一句“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辩论学术问题时,老师的超世拔俗,那些谆谆教诲让他受益匪浅……服丧三年间,他与师兄弟们共被丧服,扫墓洒水,种植树木,互抒哀思。对子贡来说,三年的时间如白驹过隙般流逝。三年后,师兄弟们自觉服丧期已过,即将离去,不禁又相对痛哭流涕,哀尽,各自拭泪离去。而子贡向老师的墓地走去,久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