媒体专栏 Download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2 - 04
点击次数: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清代作者:刘岩  巩磊  刘心滔   来源:彭门创作室 (十二)清代清之初大体沿用明代丧制,经顺治、康熙两朝修正、补充,日臻完善。同时,调整了品官丧礼制度,严格了等级。《清史稿·凶礼》载:“顺治三年,定制民公、侯、伯、子兼任内大臣、都统、大学士、尚书、镇守将军卒,候旨立碑,致祭一次。袭公、侯、伯、子在任不逾三年,止给祭品,无祭文,不立碑。二、三品官卒,给祭品,满任三年给祭文。”有品官的殡礼定制为:三品以上官员具有遗表,既终乃哭,立丧主、主妇。办理丧事的执事人负责打造棺材、发讣告、设尸床、帷堂、陈沐具。所有品官的棺色为朱红。口含,三品以上用小珠玉,四至七品用金木屑。袭衣,常服一称,其朝衣冠带按各自官品办理。小敛的前一天,陈敛床于堂东,加敛衣,三品以上五称,三複、二禅(沉思静虑);四、五品三称,二複、一禅;六品以下二称,一複、一禅;皆以缯,覆衾一。大敛前一天,置尸入棺,变棺为柩。设灵床于柩东,柩前设灵座,陈奠几,丧主及诸子坐落于旁边,族人按亲疏关系各服其服。朝、夕奠肴馔,中午为饼饵。遇到初一、十五日,其奠都要格外重视,肴馔更加丰盛。初祭,陈设馔筵,羊九只,焚烧楮币。公筵十五席,羊七只,楮币四万;侯筵十二席,羊六只,楮币三万六千;伯筵十二席,羊六只,楮币三万二千。一品官筵十席,羊五只,楮币二万八千;二品筵八席,羊四只,楮币二万四千;三品筵六席,羊三只,楮币二万;四品筵五席,羊三只,楮币一万六千。五品筵四席,羊二只,楮币一万二千;六、七品筵三席,羊二只,楮币一万。墓冢的大小按品官定制:“一品茔地九十步,封丈有六尺,递杀至二十步封二尺止,缭以垣。公、侯、伯周四十丈,守茔四户;二品以上周三十五丈,二户;五品以上周三十丈,一户;六品以下周十二丈,止二人守之。”同时又细化了士与庶人丧礼:“士用硃棺,榇(ch&...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2 - 04
点击次数: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明代作者:刘岩  石文学  牛秋鹏   来源:彭门创作室 (十一)明代明代丧葬礼仪,主要是依据《仪礼·士丧礼》,另外参考了唐《开元礼》与宋《朱子家礼》而形成了一套繁琐隆重、等级分明的丧葬礼仪。明朝建立之初便对品官及庶民的埋葬制度、居丧之礼与丧服之制,作了详严的规定。在埋葬制度方面,不但对品官墓地的大小、坟高及墓碑的形制有具体的规定,而且对丧具和随葬物品也有严格限制。坟茔之制:洪武三年(1370年)制定。一品,茔地周围九十步,坟高一丈八尺。二品,八十步,高一丈四尺。三品,七十步,高一丈二尺。以上石仪三对。四品,茔地周围四十步;七品以下二十步,高六尺。五年(1372年)修订为:功臣殁后封王,茔地周围一百步,坟高二丈,四围墙高一丈,石人四,文武两对,石虎、石羊、石马、石望柱四对。一品至六品茔地没有改动,七品加十步。一品坟高一丈八尺,二品至七品递减二尺。一品坟墙高九尺,二品至四品递减一尺,五品四尺。一、二品石仪:石人文武一对,石兽虎、羊、马、望柱四对。三、四品只设石兽四对。五品只设羊、马、望柱三对。六品以下不设石仪。碑碣之制:亦为洪武三年制定,五年修订。五品以上用碑,龟趺螭首。六品以下用碣,方趺圆首。五年详定其制为:功臣殁后封王,螭首高三尺二寸,碑身高九尺,广三尺六寸,龟趺高三尺八寸。一品螭首,二品麟凤盖,三品天禄辟邪盖。四品至七品为方趺。丧具之制:棺椁,品官棺用油杉朱漆,椁用土杉。墙翣,公、侯六幅,三品以上四幅,四、五品二幅。袭衣,三品以上三套,四品、五品二套,六品以下一套。敛衣,品官朝服一袭,常服十袭,衾十番。饭含,五品以上饭稷含珠,九品以上饭粱含小珠。铭旌、绛帛,宽一幅,四品以上长九尺,六品以上八尺,九品以上七尺。方相,四品以上刻画四目,七品以上刻画两目,八品以下不用。墓志石二片,其一为盖,书某...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8
点击次数: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宋元作者:刘岩  马泽  位长安   来源:彭门创作室 (九)两宋时期北宋建立之初,为了整饬礼仪,敦厚风俗,曾多次颁发新的殡葬仪注,严立禁约,形成了影响最大的《政和礼》一书。它基本上沿袭了唐代的丧葬标准,但略有增减。据《宋史·礼志》记载,宋代的丧葬礼仪为: 诸一品、二品丧,敕备本品卤簿送葬者,以少牢赠祭于都城外,加璧,束帛深青二、纁二。诸重:一品柱鬲六,五品已上四,六品以下二。诸铭旌:三品以上长九尺,五品以上八尺,六品以上七尺,皆书某官封姓之柩。诸輀车:三品以上油幰(xiǎn车上的帷幔)、牛丝络纲施襈,两厢画龙,幰竿诸末垂六旒苏;七品以上油幰、施襈,两厢画云气,垂四旒苏;九品以上无旒苏;庶人鳖甲车,无幰、襈、画饰。诸引、披、铎、翣、挽歌:三品以上四引、四披、六铎、六翣、挽歌六行三十六人;四品二引、二披、四铎、四翣、挽歌者四行十六人;五品、六品挽歌八人;七品、八品挽歌六人;六品、九品谓非升朝者挽歌四人。其持引、披者,皆布帻、布深衣;挽歌,白练帻、白练褠衣,皆执铎、綍,并鞋袜。诸四品已上用方相,七品已上用魌头(驱疫鬼时扮神的人所戴的面具)。诸纛:五品以上,其竿长九尺;以下五尺以上。诸葬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其棺椁皆不得雕镂彩画、施方牖槛,棺内不得藏金宝珠玉。 又按《会要》:“勋戚大臣薨卒,多命诏葬,遣中使监护,官给其费,以表一时之恩。……坟所有石羊、虎、望柱各二,三品以上加石人二人。入坟有当圹、当野、祖思、祖明、地轴、十二时神、志石、券石、铁券各一。”为了使丧葬礼仪更符合儒家伦理道德规范,宋代朝廷还专门颁发了针对民间居丧期间严禁举乐饮酒的有关悖礼行为的禁令。太宗太平兴国九年(984年)诏曰:“访闻丧葬之家有举乐及令章者。盖闻邻里之内,丧不相舂,苴麻之旁,食未尝饱。此圣王教化之道...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8
点击次数: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唐代作者:刘岩  宋泳  宋佳乐   来源:彭门创作室 (八)唐代唐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兴盛的朝代,体现在殡葬仪式上,不仅等级制度森严,而且崇尚“周礼”所倡导的厚葬模式。根据《大唐开元礼》的记载,唐代三品以上、四品以下,以至庶民,从死亡到殡葬、奠基完毕,共有六十六道丧葬程序。如果改葬,尚另有十七道程序,繁文缛节,不一而足。其殡葬礼仪更加系统化、程序化。此外,唐朝的丧葬礼仪还规定了社会地位较低者的殡葬等级规格,“诸葬不得以石为棺椁及石室,棺椁皆不得雕镂彩画、施户牖栏槛,棺内又不得有金宝珠玉。”大历七年(772年),下诏“丧葬之家送葬祭盘,只得在丧家茔所置祭,不得于街道张设。”长庆三年(823年),又令百姓“丧葬祭奠不得以金银、锦绣为饰及陈设音乐。随葬品稍涉僭越,将被勒令毁除。” 同时《唐律·户婚》还规定“诸居祖父母、父母丧生子,徒一年。”也就是说,在祖父母及父母丧期不可同房,如果同房并生子会被视为不孝的犯罪行为。《唐律·职制》又规定:“丧期未终,释服从吉,若忘哀作乐,徒三年;杂戏徒一年,即遇乐而听及参加吉席者,各杖一百。”可见有唐一代对丧礼的重视。关于有品级的人员出殡下葬时的过程,《新唐书·礼志》是这样记录的:葬前一天傍晚,除苇障,设待宾客场所于大门外之右,南向,做好出殡前准备。启殡之日,丧家皆去冠,以纻(zhù)麻巾帕头,就位哭。祝者穿着衰服,执功布(迎神之布)自东阶上,走到殡位南,面向北(这时全场不能有哭声),三声“噫嘻”后喊道:“谨以吉辰启殡!”既告,内外大哭。祝者取记录死者生平的铭文安置于重(zhòng)器之上。掌事者前来撤除殡位障物,设席于灵柩东,升柩于席。又在柩东设席,祝者执功布拂柩,重新用衾覆盖尸体,四周设帷,向东开户。完毕,丧家全体从南边进入...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8
点击次数: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秦汉魏晋作者:刘岩  曹帅  肖龙辉   来源:彭门创作室 (四)秦朝秦王朝历史短暂,丧葬礼仪的基本框架大体上延续了周人以来的丧葬制度,推崇厚葬,较之以前更趋于隆重,但反对“长丧久哀”,等级更加严明。以秦始皇最为代表,他的陵墓将“事死如事生”的丧葬礼俗发挥到了极致。规模宏大,仅随葬品兵马俑一项,就创造了世界奇迹,前无古人,后无来者。(五)汉代总体上看,两汉时期沿用先秦时代的丧葬礼仪,讲究棺椁与礼器的制度,强调墓主人的等级、身份,法度森严,不得逾制。随葬品以组合礼器为主,品类丰富繁多,但西汉中期以后,除显赫皇亲贵族外,普通的陶质明器取代了贵重的实用器物随葬。东汉还承袭西汉传统,讲究墓室的装饰,把许多神话传说、典章制度、风土人情等人世百态置入其内,故而存世有大量精美的汉画像石。除皇帝、皇后另有仪制外,其他士以上社会成员丧葬礼仪规定:侯王、列侯、始封贵人、公主薨,皆令赠印玺、银缕玉柙,饭含以珠;大贵人、长公主铜缕玉柙。侯王、贵人、公主、将军特进皆赐明器。侯王、公主、贵人皆樟棺。朝臣中俸禄二千石者,派使者吊祭;郡国俸禄二千石、六百石以至二百石的铜印黄绶,皆赐“常车驿牛”赠祭。自佐史(地方官署内书佐和曹史的统称)以上,大敛皆以朝服。二千石以上有辎,帷裳画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鸟、后玄武;公侯以上,加以倚鹿、伏熊。千石以下,黑色布遮掩,画鱼首龙尾而已。二百石黄绶以下至处士,皆以竹席为遮掩。其正妃、夫人、妻皆如之,而对广大的庶民阶层没有相关的定制。在士大夫们的主导下,此时“五服”中齐衰又分出四等,即父卒为母,为继母,母为长子,服期三年;父在为母,夫为妻,服期一年,亦称“杖期”;男子为伯叔父母、为兄弟,已嫁女子为父母,孙、孙女为祖父母,服期一年,不执杖,亦称“不杖期”;为曾祖父母,服期三月(齐衰时,男子戴丧冠,女子用丧髻...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8
点击次数: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春秋战国作者:刘岩  张立民  殷永泉   来源:彭门创作室 (二)春秋时期流行于春秋时期的丧葬礼仪含有原始社会与封建社会对人类死亡的认识理念,它不但把自然地理、鬼神、亲情、家庭、个人行为融入其中,还包括尊卑、伦理、长幼秩序等社会因素,形成了一套较为完备、努力让全社会普遍遵循的宗法礼制。但当时一些礼仪还未能普施,存在着不规范性。这在《礼记·檀弓》中不难看出,此时孔子也曾大声疾呼“礼坏乐崩”。正是由于孔子的倡导与作为,孔子死后,丧葬礼仪的程序才逐步规范、固定下来。这一时期普遍实行的是西周提倡的丧葬礼制:“天子七日而殡,七月而葬。诸侯五日而殡,五月而葬。大夫、士、庶人三日而殡,三日而葬。”(《礼记·王制》)同时强调了亡者的称谓:“天子死曰崩,诸侯死曰薨,大夫死曰卒,士曰不禄,庶人曰死。”(《礼记·曲礼》)可以说,等级观念非常强。春秋时期,“敛衾(qīn)”(覆盖尸体的衣物)、“复”(招死者之魂归来)、“楔齿”(人死未僵,用一硬物置于齿间,以便于浴后饭含)、“缀足”(用燕几将脚拘住,使其不变形,以便浴后穿鞋)、“帷堂”(尸未设饰而设帷于堂上)、“设饰”(沐浴、理发、修指甲、穿衣)、“饭”(亦称“含”)等葬前丧仪,已成为丧葬礼仪中重要组成部分。无论贫富、贵贱,人们一般都严格遵守这一礼仪,它一直贯穿于我国丧葬文化历史中。“殡”期间的哭位、朝夕奠、摆放明器之礼;出葬时的“执绋”礼及向死者宣读赠死物品的“赙”礼;下棺入墓穴的“窆”礼;设酒食贡品的“奠祭”礼;迎尸主牌位返回的仪式;初虞、再虞、三虞安魂仪式;在服丧期间举行周年奠祭,即行“小祥”祭;死后二十五个月时行“大祥”祭,二十七个月行“禫”祭(去掉丧服),三年守丧等礼仪,也一直影响着后世。此时丧服制度正在普遍实施。丧服,是丧礼中亲属们根...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8
点击次数: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商周 下作者:刘岩  宋泳  孟庆钢   来源:彭门创作室 3.出殡将盛放死者的灵柩放到灵车之上,并护送到下葬墓区的过程,称之为“出殡”。出殡时送葬之人“皆执绋”,执绋就是用绳子的一端拴住灵车,众人一起手拉灵车。在墓区圹所,国君下葬用“四綍(绳索),二碑”,大夫下葬用“二綍,二碑”,士下葬只用“二綍”,将柩放入墓圹内,然后掩埋。至此丧礼全部结束。这是由于随着伦理观念的进步与发展,以氏族公社成员为单位的墓地逐渐产生而形成的一套丧葬礼仪。此时与宗法制度相适应的墓葬制度也已相当完备与成熟,即死者按宗法关系,由国家统治者在指定的墓地同族而葬,这便是史籍中提到的“族坟墓”,并有相应“官员”专人管理。《周礼·春官》记载: 冢人,掌公墓之地,辨其兆域而为之图,先王之葬居中,以昭穆为左右。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各以其族。凡死于兵者,不入兆域。凡有功者居前。以爵等为丘封之度,与其树数。大丧,既有日,请度甫竁(cuì),遂为之尸。及竁,以度为丘隧,共丧之窆器。及葬,言鸾车、象人。及窆,执斧以莅,遂入藏凶器。正墓位,跸墓域,守墓禁。凡祭墓,为尸。凡诸侯及诸臣葬于墓者,授之兆,为之跸,均其禁。墓大夫,掌凡邦墓之地,域为之图。令国民族葬,而掌其禁令。正其位,掌其度数,使皆有私地域。凡争墓地者,听其狱讼。帅其属而巡墓厉,居其中之室以守之。 这就是说,冢人的职责掌管国王所葬的墓地,辨清墓地的沟兆界域,并绘出墓区地形和丘垅的示意图。最先葬在墓地的国君居中,依照宗庙的次序,始祖居中,左为昭,右为穆。王的子孙为王畿内诸侯的人,埋葬在先祖的左右及前面;卿大夫和士在后面,各自按照宗族关系排列。凡在战争中因怯懦不勇而战死的,不得入葬在这个坟兆界域之内;凡为国建有大功勋的,不分爵秩尊卑,均葬在王坟的...
作者:
发布时间: 2020 - 01 - 18
点击次数:
中国古代丧葬礼俗沿革 商周 上作者:刘岩  林建强  曹帅   来源:彭门创作室丧礼,即指有关丧事的一切礼仪,包含丧与葬的全部内容,同时还涵括延伸出来的墓祭礼仪。丧葬在我国远可追溯到旧石器中期,先秦时期已成定制,在后世的发展过程中,逐渐形成一种独立的殡葬文化。它是中国传统文化中被人们十分重视的一个仪程,其丧葬礼仪又是殡葬文化的重要内容。中国素称“礼仪之邦”,其丧葬文化不仅历史久远,而且历来重视丧葬礼仪的制定和执行。我国古代的丧葬礼仪是在一系列繁缛的殓、殡、葬、祭中完成的,其过程演绎了生者对亡者情感交流与对话的行为活动仪式。它肃穆而庄重,表现出自身的哀伤和对亡者的无限怀念、追忆与尊重,具有全人类的情感共性。不可否认的是,氏族阶级的出现,使丧仪制定之初就打上了等级的烙印。随着历史的传承与沿变,丧葬礼仪在后世的实施过程中也有了质的变化。它实际上成为了按传统的礼仪程序表达对死去亲人的眷恋,宣泄自己的悲伤情绪,并借机来展示家族地位与实力,其中增添了许多表演的成分。丧葬礼仪中儒家的伦理色彩、等次观念尽情地涵括其中,凸显出东方汉民族特有的情怀。我国传统的丧葬礼仪是以汉民族的土葬为代表的,它历史悠久、嬗递传承,在每个时期既呈现出鲜明的时代特点,又有其历史继承性。由于我国丧葬习俗是以儒家思想作基础指导,所以其丧葬行为,明显带有浓郁的儒家色彩。《周礼》《仪礼》《礼记》,俗称“三礼”,是记述我国古代设官分职、礼仪制度和社会行为规范的三部系统化著作,其中一部分阐述了人类生死轮回的法则和鬼神文化,即所谓丧葬文化。它们的成书年代,史学界有一定的分歧,但书中含有着大量的商周文化因素却是被公认的。其中的《丧服》《士丧礼》《既夕礼》《士虞礼》《曲礼》《檀弓》等篇中,对当时的丧葬礼仪都作出了明确细致规定。我们来对《周礼》中有关葬制、葬礼的主要职能特点作一简要说明,以便对...
403页次20/51首页<...  15161718192021222324...下一页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