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学而》首章本意探析
刘岩
《论语》是一部孔子部分弟子,乃至弟子之弟子们按各自记忆与理解而辑录的以孔子言论为主线的书籍。其内容反映了孔子思想,汉时给它打上了儒家标签,而逐渐成为治世主导经典。但孔子思想并不等同于后世儒家文化,后世儒家为我所用歪曲了孔子的本意,给其附着了太多令人讨厌的糟粕,这是至今有许多人还没明白的问题。
一、《论语》的底色
孔子生活的春秋末期,史称礼崩乐坏,在鲁国礼乐制度虽然没好好履行,却依然留存并苟延残息般地执行着。孔子迷恋这个制度,认为礼制仁爱是拯救无序社会的法宝。于是,不断学习积累,认真研读解析,终于成为一位名噪一时的政治学大师。许多人向他问政:应该怎样才能把国家治理的更好?孔子借势极力推行自己的政治理念。虽然其理论在当时及后世并未得到实质性全面贯彻落实,那实在是历史的悲哀。所以说:孔子不但是思想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还是一位出色的政治理论家。《论语》就是在礼乐制度背景下生长形成的一种政治立论,其中蕴含了许多原始政治哲学术语。
如果说《尚书》是记录先贤圣王们事迹故事,那么《论语》则是彼时目的鲜明、措施得当的政治理论教科书。它教导人们如何做人,如何把握处理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以及自身怎样才能入仕成为一名合格的君子。触摸历史的底色,才能体味《论语》的真谛,了解历史的语境,才能正确理解《论语》真实含义。至于篇章之间重复出现的词句,是因《论语》成书有一较长的过程,行文时间不同,它们之间存在着相互注释与递进的语意。
关于《论语》的注释,史上可谓浩浩荡荡,释义内容仰或时局所需,抑或个人理解,亦不尽相同。本人结合读史感受及对古文字的偏爱,试对《论语》开篇首章逐字句进行一番探讨。无意颠覆传统,只当抛砖引玉,如有不当,敬请同仁批评指正。
二、《论语》的密码
《论语》成书于战国初期,(杨伯峻著《论语译注·导言》,北京中华书局出版社,2009年10月,第30页。)当为金文大篆写成,汉时改为隶书。期间的转换,字义必然发生变化,《论语》的本意势必有所流失,这是研究《论语》值得注意的问题。当然,倘若之初全方位转换就另当别论了。
“子曰:‘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今人杨伯峻先生《论语译注》如是断句亦无不妥。但其译文则过于以字释义,缺乏阐述,略显单薄,恐失去原有的语意。杨伯峻先生如是说:
孔子说:“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人家不了解我,我却不怨恨,不也是君子吗?”(同上,《译注·学而》第1页。)
以杨伯峻先生学识之功力,治学之严谨,其释义当然有着令人信服的合理性。但在笔者看来,解读《论语》必须站在政治的角度,因为《论语》不是《弟子规》,更不是当今流行的《村民守约》。这里有两点值得注意:第一、孔子的嫡传弟子都是平民子弟,但凡贵族有自己的学校:泮宫。所谓“有教无类”,是指不分职业、贫富;第二、此语是孔子勉励弟子的话语,入仕目的性明确。若以现代思维习惯阅读此篇章,而缺乏历史背景的考量,稍有不慎会使得其本意或流失,或过滤掉。那么,究竟《论语》开篇给我们讲述了什么?单单是有关如何学习、会友、做君子无关大局的生活琐事?
1、分解“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
“学了,然后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不也高兴吗?”从字面释义,杨伯峻先生讲的一点没错。可不就是学到的东西得到社会实习锻炼,是一件值得高兴的事吗!但如果触摸到历史底色,其意并非如此简单。
“学”,无需解释,但学什么?《论语》直面告诉我们“学而”,使人困惑。“而”是什么?杨伯峻先生在《论语译注·词典》第235页中,给了我们七种释义。如杨伯峻先生所言此学而之“而”为连词,语句贯通,并无不妥。但“学而”二字连用作为篇目,总给人以无目之感。那么,学而是不是一词组呢?我们还是探寻一下“而”字的初始意,来还原“学而”的本意。
“而”,甲骨文写作“”(J21689)或“”(J21691),与雨字的甲骨文相似。雨字甲骨文写作“”(铁32·3)或“”(前3·20)、“ ”(燕143)。雨、而同为指事字。雨,上面一横示意天,从天,从水。参照雨字甲骨文造字写法,可证:而,从天,从道。“而”的初始意,乃有指事天下之道、自然而然的意思,逐步引申为规律或道理。吃而饱,穿而暖,是人人明白的道理,“学而”亦然。
如此,“而”便是古人的哲学词汇;“学而”之学,是指孔子所授“六艺”,暗喻治理国家、社会所需技能。
“时习之”。时,通常解释为时常、以时;习,解释为温习、练习、践习、实习;之,虚词。杨伯峻释义为“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笔者不完全赞同。观孔子所授“六艺”:礼、乐、射、御、书、数,排列严谨,课程呈现从低到高递进。礼乐,是当时繁琐严谨的政治制度,孔子说:“不学礼,无以立”,所以知礼乐,是入仕的基础;射御,是士大夫阶层必备的战术技能,彼时战场上只有他们才有资格驱车射箭,一般庶民只能执兵步行,《左传》有例证;书数,即先世典籍,《尚书》《诗经》《易经》之类,属文,“行有余力,则以学文”是也,此乃所学最高层次,非公卿大夫不能应用:引经据典向君谏言。如此一来,哪有“一定的时间去实习它”的机会,彼时协助国君管理国家或治理邑地,是不设实习基地的。只有一种可能,那便是演习所学之而。
“不亦说乎”。杨伯峻先生解释为:不也高兴吗?
笔者以为此解有所欠缺,起码意蕴不足。今天我们无论是学,还是习,都是一件寂寞无奈的事情,没有多少高兴的成分,每当遇到乏味的课程更是毫无喜悦而言。即便是孔子时代把所学课程演习一番,除射御有较强的娱乐性外,弟子们未必个个内心充满喜悦,因为此举在根本上解决不了个人目的:入仕。除非得到了实惠,或看到希望,学习不能当饭吃,古人不傻。
古字初始意蕴涵丰富,一个字相当于一幅画,向我们传达彼时的故事。我们可以通过对古字义释读,加深对此句的理解。
亦字的甲骨文写作“”(前7·4),金文写作“”(召伯簋),指事字,从大。甲骨文“人”的造型我们排列一下就会发现共分五个等级,依次为天“”、王“”、大“”、人“”、女“”。其中“”代表普通众多的人,而被保留人的本义;其他字随着历史的进程,逐渐流失了人义,保留了原字的初始意。故古“亦”字,指事有一定社会地位“”人及其荫护下的子孙。如:《商书·太甲上》“相亦惟终”的亦,即释为“大臣”。(关永礼主编《白话十三经》,济南出版社,1994年1月,第154页。)后引申为同样。说,与悦通假。乎,本指号角吹出急促高昂的声调,后为上声调语气助词,与兮下声调相反。
“不亦说乎?”情绪激昂饱满,潜台词可理解为:没有祖上的荫护,通过自己努力获得的富贵,不同样有着喜悦的心情吗?
“学而,时习之,不亦说乎?”所具备的含义概括起来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学好治理国家的本领,时常演习以便熟练掌握,一旦有时机踏入仕途,把所学应用到社会实践,平民出身的你不同样具备大夫般的快感吗?
2、分解“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
通常解释为:有朋友从远方到来,不也是一件快乐的事情吗?可是,孔子明明告诉我们是“有朋”自远方来,此处无友字,朋友不连词,古人用字特别讲究,朋与友有区别。杨伯峻先生注意到这一点,释为:“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处来,不也快乐吗?”但他所注释的朋是同门“弟子”。
“朋”,本意是古代货币单位,为贝壳所制,数量史无定说,一般采用“五贝为一串,两串为一朋”之说。甲骨文写作“”(甲777),金文写作“”(中作且癸鼎),从朋字的造型来看,有相同、同等的意思,后引申为同巢、同门。难道孔子是说有同门弟子自远方而来感到快乐吗?显然不是,人之常情无需载记在《论语》里加以炫耀,会让人感到弱智。笔者认为,这里寓意为知识含量、道德水准、价值观念与自己相当的人,即后世常言的“同仁”。那么,我们就有理由相信,孔子这里所谓朋,是指能和你一起共同探讨人生哲理的同仁。所以杨伯峻先生把“朋”释义为“志同道合的人”有一定道理。
“远方”,不难理解,但多远为远方呢?古人的地理概念与今人不同,从语境分析,应该是自己生活圈之外不常到达的地方皆称之为远方。
我们设身处地的想想,不禁要问,为什么有志同道合的人从远方而来,会感到快乐呢?单从与“志同道合”的人谈得来的角度讲,难道你身边就没有此类人?这里给我们透露了一个信息,那就是孔子再教大家不失时机地推销自己,使远方的同仁发现了解自己,传播自己的名誉,以待早日进入仕途。这在春秋时期是常见的一种庶民入仕途径,名誉远扬自然会有人聘用你,孔子便是如此。彼时没有文凭、证书之类来证明你的能力,名誉只能靠同仁之间加以传播,如同当下找工作“多个朋友多条路”一样的道理。
“有朋自远方来,不亦乐乎?”所具备的含义用今天的话来说便是:遇到远方有学问的同仁,要主动介绍自己,尽量展示你的才华与能力,让对方欣赏认可你。如此,才能使你的名誉传播。学习好治世之道,能够交天下朋友,作为一介平民,不是一件非常快乐的事吗?
3、分解“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
杨伯峻先生如是断句。朱熹《论语集注》断作“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笔者以为,此句应断为“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较为妥当。因为此章孔子的三句话,既相对独立,又相互关联,讲的同一道理:平民子弟要想入仕跨进上流社会,不但要好好学习治世本领“而”,还需谈经论道、貌恭谦逊,首先以君子行为规范要求自己。
“人不知而,不愠”。此条字面上容易解释,接上一句语境分析,大意是说:推销自己,交接天下朋友,但并非所有人都是与你为朋的。当遇到政见不同,或不关心时事政治的人,应当宽容对待,要让别人知道你,你也知道别人。但要深刻理解此条内涵并做到,对我们现代人来说绝非易事。别说是政见不同,即便是学术观点有分歧,恶语相向者屡见不鲜。此条与《论语》中“君子矜而不争”、“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同上,《卫灵公篇》164页)等言论所表达的思想是一致的。
“不亦君子乎?”君子的原本是指国君的儿子,商周时期,对他们在道德层面上要求很高,不但知礼怀仁,还要“不以言举人,不以人废言。”(同上)否则的话,一旦袭位后就有亡国的危险。后引申泛指道德高尚的人。《论语》中有关对君子的要求及标准有不少论述,主要表现在做人处事的态度行为上,其次在能力。态度端正了,能力有所欠缺,也一样符合君子的标准。
“人不知而,不愠,不亦君子乎?”从此语所蕴含的积极意义可听出话外之音:人存差异不尽相同,各自有各自的生存哲学,何必要求对方与自己世界观相同呢?当遇到不理解我们政治理念的人时,不要心存怨恨,应该宽容对待,道不同不相为谋罢了。这不正是君子应该做到的吗?
《论语》开篇并非随意而为,当开明宗义、阐述要旨的话语,如同今天培训班的开课致辞。宋代大儒朱熹看出点门道,给予极高的评价,他在《论语集注·卷一》说到:“此为书之首篇,故所记多务本之意,乃入道之门、积德之基、学者之先务也。”当然,各抒己见,和睦共存是践行孔子思想,更是弘扬传统文化,《论语》正是在不断探讨中发展的。但经验告诉笔者,读《论语》,身心要进入那个时代,了解礼乐制度,了解春秋社会,如此,才能正确理解《论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