炎帝
撰文:曲阜孔子博物院 彭庆涛
炎帝神农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刚刚过渡的时代,大多数地方还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而黄河下游的汶泗流域则由伏羲氏族率先跨入父系氏族社会的门槛,是人类社会文明初创的时代。《史记补遗·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初都陈,后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神农氏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厉山氏。”《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其《集解》和《索隐》以及所引《国语》皆谓轩辕黄帝与神农炎帝同为少典之子,“少典娶有娇氏女,生黄帝、炎帝”。《索隐》又称“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史记·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再次说明“少典”为邦国地名,王子襄著《泗志钩沉》:“伏羲庙残碑有东迁少典君于颛臾,以奉伏羲之祀云云。又神农黄帝,史皆以为少典子,皋陶亦娶于少典氏,神农生于历山,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育于姬水,“姬”,即‘泗’。皋陶偃人,偃通奄,则少典为国,必包有历山、曲阜、寿丘、姬水之地,而与偃(奄,即古奄国)邻近。曰东迁颛臾,则未迁以前,今(泗水)县境实在少典邦域之中矣。又,颛顼封其庶子穷蝉於姑幕,徙封少典氏于颛臾,而以故地益姑幕,”姜水即江水,古代四渎中的江水指的是泗水,《史记•殷本纪》引《汤诰》云:“古禹、皋陶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 济水以南、黄河以东、淮水以北定为原始文明之中心,那么以曲阜为中心的汶泗流域恰好位于中间部位,这也与大汶口文化的分布相一致。
《左传·昭公十八年》载:“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杜注曰“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于其处作库”;孔颖达疏曰:“大庭氏,古天子之国名也,先儒旧说皆云炎帝号神农氏。”《帝王世纪》云:“神农又营曲阜。”《春秋历命序》曰:“炎帝号大庭。”《郡国志》曰:“神农自陈徙于此,昔大庭阪。”《通记》亦以大庭为炎帝之号,并说“鲁有大庭之库在曲阜”。《路史》注:“库在鲁城中曲阜之高处,今在仙源县(宋时因曲阜为黄帝出生地而改名仙源县)内东隅,高二丈。”由此映现了鲁之曲阜为炎帝大庭氏和《史记·索隐·补遗·三皇本纪》所言“后居曲阜”的一致性。同时,孔疏还反映出先儒旧说皆云鲁之大庭氏为炎帝神农氏之国。
大庭是伏羲氏所创之都,太昊氏集团的大本营,后扩展到河南东南部,以太昊旗号于陈(淮阳)建立行政、军事管理机构,太昊氏则往来于曲阜与陈之间,遂有太昊“都于陈,徙曲阜”之说;太昊氏没,替太昊管理陈都的炎帝神农氏徙曲阜而王,亦所谓炎帝“初都陈,后徙鲁”。炎帝正式继任大位。
在位期间,传说其主要功绩是:始作耒耜,教民耕种;遍尝百草,发明医药;治麻为布,制作衣裳;日中为市,首倡交易;削桐为琴,练丝为弦;弦木为弧,剡木为矢;作陶为器,冶制斤斧;台榭而居,安居乐业。
一、制耒耜,种五谷,奠定了农工基础。耒耜的使用和种五谷,解决了人民的生存大事,促进了农业生产力的发展,为人类原始农业文明打下了基础。曲阜西南犁铧店在汉代时有“粒食之源”石坊,相传为炎帝试耕处。
二、尝百草,开医药先河。据《帝王世纪》载,神农"尝味草木,宣药疗疾,救夭伤人命"。为尝百草,一日之间而遇七十毒。炎帝神农氏在与大自然,与疾病作斗争中,为后世医药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逸周书》说:“神农之时,天雨粟,神农耕而种之。作陶冶斤斧,破木为耜、阻、耨以垦草莽,然后五谷兴,以助果蓏之实。
三、立市廛,首辟市场。据《周易•系辞下》载:神农“日中为市,致天下之民,聚天下之货,交易而退,各得其所”。神农发明的以日中为市,以物易物的市场是我国商品交换的起源和基石。曲阜城隍庙街在汉代时有“日中古市”石坊。相传为炎帝所创古市之所。
四、治麻为布,民着衣裳。原始人本无衣裳,仅以树叶,兽皮遮身,神农教民麻桑为布帛后,人们才有了衣裳,这是人类由朦昧社会向文明社会迈出的重大一步。
五、作五弦琴,以乐百姓。据《世本•下篇》载,神农发明了乐器,他削桐为琴,结丝为弦,这种琴后来叫神农琴。神农琴"长三尺六寸六分,上有五弦:曰、宫、商、角、徵、羽"。这种琴发出的声音,能道天地之德,能表神农之和,能使人们娱乐。
六、削木为弓,以威天下。神农始创了弓箭,有效地防止了野兽的袭击,有力地打击了外来部落的侵犯,保卫了人们的生命安全和劳动成果。
七、制作陶器,改善生活。在陶器发明前,人们加工处理食物,只能用火烧烤,有了陶器,人们对食物可以进行蒸煮加工,还可以贮存物品,酿酒,消毒。陶器的使用,改善了人类的生活条件,对人类的饮食卫生和医药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八、台榭而居,安居乐业。《皇王世纪》:炎帝“相土田燥湿肥硗,兴农桑之业,春耕夏耘,秋获冬藏,为台榭而居,治其丝麻为之布帛。”以前曲阜有“牛首亭”,相传为炎帝所创之台榭。
当然,炎帝的这些功绩并非一代人所就,它只是我国上古时期将许多的发明创造进行一种英雄人格化的结果,反映了进入父系氏族体制以后,原始生产力得到了快速发展的社会史实。
史书多有记载,炎帝神农与其近族蚩尤氏族发生冲突,蚩尤“因榆罔德不能驭”而起兵伐空桑,遂将炎帝族逐出大庭,直追到“涿鹿之阿”。如《逸周书·尝麦解》所言:“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遂被后世称之为“蚩尤逐帝”。蚩尤在浊鹿将神农氏打败,炎帝无奈,只好求救于黄帝。于是黄帝“乃征师诸侯,与蚩尤战于涿鹿之野”。炎帝则从西部回师夹击,最终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为炎帝报了仇。
炎帝、黄帝联合打败蚩尤以后,为争夺中原盟主地位又展开了炎黄大战,三战,黄帝打败了炎帝,炎帝族人因是黄帝的近血缘亲族,大多数合并到黄帝族内,少数顽固分子则战败西逃,最后栖身于黄河中游的姜水一带。并将厉山、江水之名名带到其地,遂有烈山、姜水之称。
炎帝神农氏与黄帝轩辕氏的关系是同源共祖、前后相继的关系,他们各自代表着一个时代,炎黄蚩尤之间的战争,是部落联盟内部兼并与反兼并、控制与反控制之争,是领导权即盟主地位之争,是内战,而并非民族战争。这场战争也使得黄河下游的父系氏族族群迅速扩展到中原一带,从而带动了广大的中原地区的母系氏族快速向父系体制过度,在考古学上,中原龙山文化在大汶口文化带动下的崛起就是这一史实的证明。黄帝胜利后,“诸侯咸尊轩辕为天子,代神农氏,是为黄帝。天下有不顺者,黄帝从而征之,平者去之”,黄帝成了当时中国的总盟主,在他们的逐渐融合、统一的过程中,形成了伟大的华夏民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