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周热门搜索:
彭门
曲阜
彭门导师
彭庆涛
祭孔
设为首页
手机浏览
联系我们
在线留言
首页
新闻活动
师生论坛
课题中心
艺术展馆
视频报道
媒体专栏
彭门师生
课件平台
关于我们
师生论坛
Case
儒学
祭孔
历史
文博
诗词
艺术
说文解字
书画评论
您现在的位置:
首页
>
师生论坛
>
历史
历史
为什么说黄帝诞生在曲阜寿丘?
为什么说黄帝诞生在曲阜寿丘? 彭庆涛黄帝是继炎帝后的部落联盟领袖。有关黄帝的传说,散见于先秦诸子及其以后的多种典籍。有关黄帝的郡望,一说黄帝生于寿丘(今济宁曲阜),一说为甘肃天水,一说为河南新郑。从考古资料与文献资料互证考查的结果认为,黄帝生于寿丘是较为可信的。第一,考古资料引证考古资料表明,大汶口文化晚期是父系氏族社会的鼎盛时期,黄帝时期应属这一时期,从黄帝对后世的影响看,黄帝当属父系氏族社会鼎盛时期的核心代表人物。而在此时期的文化遗存,只有大汶口文化晚期遗存能说明当时的社会中心地带在山东济宁及附近地区。除此之外,黄河中下游地区除个别地方发现有零零散散的此时期文化遗存外,均未发现这一时期的其他遗存密集地区。这就为黄帝生于寿丘提供了可靠的客观依据。第二,文献资料引证众多的文献资料也反映出黄帝确实生于寿丘。《史记·五帝本纪》集解:母曰附宝,之郊野见大电绕北斗枢星,感而怀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寿丘在鲁东门之北,今在兖州曲阜县东北六里,生日角龙颜,有景云之瑞,以土德王,故曰黄帝。《索隐》:黄帝生于寿丘,长于姬水,因以为姓,居轩辕之丘,因以为名,又以为号。《帝王世纪》云:炎帝自陈营都于鲁曲阜。黄帝自穷桑登帝位,后徙曲阜。少昊邑于穷桑,以登帝位,都曲阜。颛顼始都穷桑,徙商丘。穷桑在鲁北,或云穷桑即曲阜也。又为大庭氏之故国,又是商奄之地。皇甫谧云:“黄帝生于寿丘,在鲁城东门之北,居轩辕之丘。”《山海经》云“此地穷桑之际,西射之南”是也。《帝王世纪》:附宝见大电绕北斗枢星,照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生黄帝于寿丘,曰轩辕丘。《周易·正义》:黄帝,有熊氏少典之子,姬姓也,母曰附宝,其先娶炎帝母家有氏之女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枢星照于郊野,感附宝。孕二十四月而生黄帝于寿丘,长于姬水,龙颜有圣德。《宋书·符瑞志》:黄帝轩辕氏,母曰附宝,见大电光绕北斗...
点击次数:
526
2018
-
09
-
06
查看详情>>
蚩尤兵败堙没在哪里?
蚩尤兵败堙没在哪里?彭庆涛《尚书•吕刑》说“蚩尤惟始作乱”,太史公《五帝本纪》也称“蚩尤最为暴”、“蚩尤作乱”云云,尽管如此,综合若干史料,仍能从中品评到蚩尤重要的历史地位和巨大影响。《史记集解》引应劭曰:“蚩尤,古天子。”《索隐》又据《本纪》“诸侯相侵伐,蚩尤最为暴”,说“蚩尤非为天子也……明非庶人,盖诸侯也”。《路史•后纪四•蚩尤传》说:“蚩尤姜姓,炎帝之裔也。” 蚩尤是炎帝族发展起来的一个分支,所居之地为邾娄之名。蚩尤之名,亦出邾娄,蚩——邾、尤——娄音近。以其语邾娄,呼之曰蚩尤,既名其族,复名其地,又名其人,经查阅古籍资料可证,最古老的邾娄一名当是曲阜东南的陬地(今曲阜息陬),以后演进为山东邹城东部,滕州东北部,其地望基本一致。蚩、尤二字皆从虫,古文字中为蛇龙之象。当属太昊龙氏集团一族,又曾“宇于少昊”,其主要活动范围,当在少昊族团的区域之内,即以邹鲁为中心的汶泗流域。《逸周书•尝麦解》载:“昔天之初,诞作上后,乃设建典,名赤帝;分正上卿,名蚩尤。宇于少昊,以临四方。司□□上天未成之庆。蚩尤乃逐帝,争于涿鹿之阿,九隅无遗。赤帝大慑,乃说于黄帝,执蚩尤,杀之于中冀。以甲兵释怒,用大正,顺天思序,纪于大帝。邦名之曰:绝乱之野”。它记述了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以来第一次著名的战争——涿鹿大战的始末,从中透现出华夏民族肇始时期的一些情节和脉络,并与许多文献记载相契合。大体可以作这样的描述:原始之初,最先“建典”——即建立基本典章制度的帝王,是炎帝。蚩尤在炎帝王朝中,“分正(即司政)上卿”,享有很高的地位。由于蚩尤的势力不断扩大,与炎帝发生矛盾,遂将炎帝逐出曲阜。说明蚩尤的活动范围亦在曲阜及其周围地区。炎帝不甘心被逐,便与黄帝联合起来,与蚩尤部族大战涿鹿之野,杀死了蚩尤。终由黄帝拥立大政,成为天下共主。《史记•五帝本纪》的记载也符合这一线索,主要突出记述了蚩尤与炎黄二帝关系的三个...
点击次数:
236
2018
-
09
-
06
查看详情>>
项羽葬于曲阜吗?(彭庆涛)
彭庆涛关于项羽葬于何处,正史中很少提及曲阜,然而,项羽头颅葬于曲阜应该是最确切无误的史实。《史记·项羽本纪》:“项王已死,楚地皆降汉,独鲁不下。汉乃引天下兵欲屠之,为其守礼义,为主死节,乃持项王头视鲁,鲁父兄乃降。始,楚怀王初封项籍为鲁公,及其死,鲁最後下,故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乾隆版《曲阜县志》记载:“汉高祖五年(公元前202年)冬,汉兵围籍于垓下,籍自杀。楚地悉定,独鲁不下,王欲屠之,至城下,犹闻弘诵之声,谓其守义之国,为主死节,因持籍头示之,鲁乃降汉。以鲁公礼葬之于谷城。”以上记载明确表达了以下信息:第一、鲁国人为“主”守死节,致死不投降,汉军“欲屠之”,兵临城下之时,鲁国人不仅不理,然“犹闻弘诵之声”,演习礼乐,一幅泰然处之之景象。此说明鲁国人不仅内心拥戴项羽,也不相信项羽已经身亡。刘邦感觉到鲁国文化深厚,对鲁国人不可强行攻取,必须采取安抚政策,无奈之下,下令将项羽首级运来曲阜,于鲁国城外举起项羽头颅让鲁国人辨认,鲁国人确认鲁公项羽已死,然后开城门投降汉军。这一信息表明项羽首级的的确确运到了曲阜,确定无疑。第二、刘邦为什么不以“西楚霸王”葬项羽而“以鲁公礼葬项王谷城”? 一是刘邦不愿意承认项羽西楚霸王的地位,二是项羽得封“鲁公”时刘邦也同时得封“沛公”,这也是刘邦最能认可的项羽食邑爵位。而刘邦以鲁公礼葬项羽,更重要的是为了安抚和尊重鲁国人的忠君情感。刘邦深为鲁国文化所折服,也体会到文化对于治理国家的重要性,故而随后来曲阜以太牢祭祀孔子。这都证明了刘邦对鲁国一直采取的是安抚政策。第三、从“汉王为发哀,泣之而去”一语中,结合整个故事情节看,刘邦陪着鲁国人为项羽安葬发哀,然后“泣之而去”,安葬项羽定在鲁国,“泣之而去”也是哭着离开鲁国而“去”的。这样说来,项羽首级葬于曲阜当为确定无疑。第四、曲阜五泉庄汉墓,俗称霸王坟,位于曲阜西周鲁国故城...
点击次数:
368
2018
-
03
-
30
查看详情>>
伏 羲
伏 羲 彭庆涛伏羲亦作伏牺,《为三坟》作伏戏;《左传•僖公二十一年》释文又作炮牺;《汉书》作包羲;《易•系传》作庖牺;《帝王世纪》、《拾遗记》作庖羲;《世本》作虑戏;《管子》、《庄子》作虑仪;《诗含神雾》、《尸子》作宓牺。自先秦成书的《世本》、《吕氏春秋》等著将太昊伏羲连称,后世惯称太昊伏羲氏。《尚书•正义》注云:“包羲氏三皇之最先,风姓,母曰华胥,以木德王,即太皞也;”《史记索隐•三皇本纪》亦称“其帝太皞是也,”《潜夫论•五德志》:“大人迹出雷泽,华胥履之生伏羲,其相日角,世号太皞;”太皞,也作太昊、太皓。从众多的文献资料中得知,伏羲即是太昊。太昊伏羲氏是传说时代中最早的远古帝王,并且种种迹象表明,他是黄河中下游地区最早由母系氏族演变为父系氏族的原始氏族的首领。黄河中下游的父系氏族最早产生于大汶口文化区域,太昊氏族首开历史先河,故《帝王世纪》云:“继天而生,首德于木,为百王先。帝出于震,未有所因,故位在东方。主春,象日之明,是称太昊。”传说伏羲“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须垂委地”(《拾遗记》),“大目、山准、日角、衡而连珠”(《太平御览》),“蛇身人首”(《史记补遗•三皇本纪》)。《淮南子•天文篇》称:“东方木也,其帝太昊,其佐句芒,执规而治春。”《时则篇》又说:“东至日出之次,扶木之地,青土树木之野,太昊、句芒之所司者万二千里。”《吕氏春秋•孟春记》高诱注:“太昊伏羲氏,以木德王天下,死,祀于东方。”王子襄著《泗志钩沉》载:“华胥氏之国,今(泗水)治东北五十里有华胥山,其西麓有华村,为汉华县故治。按古《河图》云大迹在雷泽,华胥履之而生伏羲,今治东六十里有雷泽,迹名服(伏)泽,北有伏山,……。”从现在的地名地望关系上看,泗水县城东北的黄沟乡有华胥山,华胥村,华胥池(华村水库),有伏羲庙,女娲庙等,由此可见,华胥氏应在泗水无疑。从...
点击次数:
284
2018
-
09
-
12
查看详情>>
析戾太子之狱
析戾太子之狱作者:孟祥才摘要: 戾太子之狱是对晚年的汉武帝身心影响最大的事件之一。此一父子相惨的悲剧表面.上看是由许多偶然因素促成的,实际上源于对“独占”、“排他”和“终身制”的皇权的争夺,是权势欲对人的自然本性的扭曲。此一事件促使汉武帝对自己的活动进行深沉的反思,从而导出治国之策由“多欲”到“无为”的回归,为“昭宣中兴”奠定了基础。正文: 汉武帝是中国历史上在位较久的帝王之一,他从公元前140年(建元元年)17岁时登基,到公元前87年(后元二年)以71岁高龄辞世,在龙庭里稳稳地度过55个春秋。在半个多世纪的漫长岁月里,汉武帝以他前无古人雄视百代的生命之旅,铸造了中国历史上少有的辉煌篇章。其间,有血雨腥风的惨烈搏战,有大刀阔斧的锐意改革,更有洋洋盈耳的歌功颂德,偎红依翠的尽情享受,还有骨肉相残的旷世悲剧,垂暮之年的无奈与诀别....65岁以后,对汉武帝身心影响最大的莫过于戾太子案。此-案件展露的帝王阴暗心态,人间骨肉情怀,特别是忠贞之臣的胆识和奸佞之臣的嘴脸,在中国封建社会都具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历史上发生的许多看似偶然的事件,其实都受着必然性的制约。戾太子一案也是如此。你看,如果汉武帝在征和二年(前91年)以前寿终正寝,戾太子就会顺理成章地接班,惨案就不可能发生;如果戾太子在此前不管什么原因死去,惨案也不会发生;如果此时没有江充从中.挑拨离间,也就排除了惨案发生的可能。此外,还可以举出一些“如果”。其中任何一个如果的出现,都会使惨案丧失产生的条件而胎死腹中。然而,这些“如果”都没有出现,惨案也就不可避免地发生并对汉武帝晚年的重大决策产生了深巨的影响。不可否认,戾太子一案是由许多偶然因素促成的,但是,这些偶然因素的背后却有一只看不见的手在活动,这只手就是“独占”、“排他”、“终身制”和“世袭制”的皇权。从夏、商、周三代开始,延至大统的秦汉皇朝,...
点击次数:
71
2020
-
11
-
25
查看详情>>
中国传统农民思维方式与当代农民思想解放 (彭庆涛)
中国传统农民思维方式与当代农民思想解放彭庆涛 从某种角度上讲,农民问题仍然是中国的首要问题。实现小康社会,必须以农民的生活水平为标志。这种生活水平是以经济指标来计算的,而实现小康社会所要达到一定的经济指标,还有许多问题需要研究和解决。纵观中国农村存在的诸多问题,笔者认为最大也是最难解决的,是农民的思维方式问题。传统农民思维方式是制约农民思想解放的最大障碍,而思想上不能解放是制约农民革命性和创造性的根本阻力。离开了农民的革命性和创造性,小康社会的实现也就遥遥无期了。因此,改变中国传统农民思维方式是解决中国农民问题的根本所在。 一、传统农民思维方式的基本形态中国农民的传统思维方式是在二千多年自给自足自然经济条件下形成的,它的产生和发展有着他特定的历史原因,首先农民长期从事自给自足的农业生产,政治上受地主阶级的压迫,经济上受地主阶级的剥削,户与户之间相互独立,生活空间相当狭窄,农民常期处于视野封闭状态下,做为被压迫阶级的农民群体,相互之间没有交流和联合的机会,对整个社会的理解和觉悟几乎处于空白状态下,更不会意识到思想统治对于整个社会的意义,这样就不可能产生代表农民自身利益的思想。因此,传统农民的思维方式就带有明显的依附性。其次,农民得不到受教育的机会,经济上只能维持艰难的生存,绝大多数农民长期生活在温饱线以下,缺乏受教育的物质基础,这样就阻隔了农民对于人类社会自身的认识。以致使农民的思维方式的依附性就更为加强了。在这样一个基本前提下,农民没有自己的思想,统治者为了维护其封建统治,实行愚民政策,极力推崇儒家思想,因儒家理论带有能够平衡和缓解统治者与被统治者之间关系的功能,以民本思想掩盖官本位的统治实质,故而被农民自身所认可。儒家的“道之以德,齐之以礼”①、孝悌、忠恕、仁义、诚信、礼让、廉耻、中和等等一些封建思想内容也就深为中国广大的农民所认同。这些本来是统治者对...
点击次数:
216
2018
-
06
-
17
查看详情>>
颛顼
颛顼撰文:曲阜孔子博物院 彭庆涛 颛顼是中国上古五帝之一,黄帝之孙,昌意之子,生于若水,二十而登帝位,按玄嚣为少昊,则少昊与颛顼为叔侄关系,故在古代文献中少昊和颛顼的关系非同一般。《帝王世纪》曰:“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而登帝位。”《山海经·大荒东经》云:“东海之外有大壑,少昊之国,少昊孺帝颛顼于此,弃其琴瑟。”郝懿行注曰:“《说文》(十四)云:‘孺,乳子也’;《庄子·天运篇》亦云‘乌鹊孺’。盖有养之意也。……此言少昊孺养帝颛顼于此,以琴瑟为戏弄之具,而留遗于此也。……少昊即颛顼之世父,颛顼是其犹子,世父就国,犹子随侍,眷彼幼童,娱以琴瑟,蒙养攸基,此事理之平,无足异者。”这里认为少昊与颛顼是世父与犹子的关系。《世本帝系篇》亦云少昊与颛顼为叔侄关系,从《初学记》“颛顼二十登帝位,承少昊金官之政,以水德宝历”及《吕氏春秋》“帝颛顼生自若水,实处穷桑(曲阜),乃登为帝”等有关记载来看,郝说是有道理的。就颛顼故地,清修《阙里志》云:“颛顼祠在曲阜城外东北,今为玄帝庙,故老传为古颛顼祠。考颛顼城在曲阜东南山中,……《世纪》云高阳自穷桑徙帝丘,承少昊金天之政。……道书言玄帝者,即高阳氏也。”而“颛顼城在曲阜东南山中”具体何处?王子襄《泗志钩沉》考据,泗水境内有姑幕氏之国,“颛顼封其庶子穷蝉于姑幕,徙封少典氏于颛臾。而以故地益姑幕”。又云有白马氏之国,“颛顼子骆明生白马、白犬。帝末年,姑幕传子敬康,至孙勾望浸衰,帝乃封白马于其地,而以一都之地,徙封勾望于郚”。黄帝成为中原共主以后,东方原中心区域交由玄嚣少昊管理,颛顼自小就跟随少昊习政,“颛顼生十年而佐少昊”、“二十登帝位”、“承少昊金官之政”。继少昊以后治理东方。帝颛顼自幼受叔父少昊的熏陶,于是在黄帝升天以后,鉴于黄河以北的大部分地区正处于母系氏族向父系氏族的过度中,为了治理中原,颛顼迁都帝...
点击次数:
127
2018
-
06
-
17
查看详情>>
炎帝
炎帝撰文:曲阜孔子博物院 彭庆涛 炎帝神农时代是母系氏族社会向父系氏族社会刚刚过渡的时代,大多数地方还过着母系氏族社会的生活,而黄河下游的汶泗流域则由伏羲氏族率先跨入父系氏族社会的门槛,是人类社会文明初创的时代。《史记补遗·三皇本纪》:“炎帝神农氏,姜姓,母曰女登,有娲氏之女,为少典妃,感神龙而生炎帝,人身牛首,长于姜水,因以为姓。火德王,故曰炎帝,”“初都陈,后居曲阜,立一百二十年崩,葬长沙。神农氏本起烈山,故左氏称烈山氏之子曰柱,亦曰厉山氏。”《史记·五帝本纪》曰:“黄帝者,少典之子”。其《集解》和《索隐》以及所引《国语》皆谓轩辕黄帝与神农炎帝同为少典之子,“少典娶有娇氏女,生黄帝、炎帝”。《索隐》又称“少典者,诸侯国号,非人名也”。《史记·秦本纪》云:“颛顼氏之裔孙曰女修,吞玄鸟之卵而生大业,大业娶少典氏而生柏翳。”再次说明“少典”为邦国地名,王子襄著《泗志钩沉》:“伏羲庙残碑有东迁少典君于颛臾,以奉伏羲之祀云云。又神农黄帝,史皆以为少典子,皋陶亦娶于少典氏,神农生于历山,都于曲阜,黄帝生于寿丘,育于姬水,“姬”,即‘泗’。皋陶偃人,偃通奄,则少典为国,必包有历山、曲阜、寿丘、姬水之地,而与偃(奄,即古奄国)邻近。曰东迁颛臾,则未迁以前,今(泗水)县境实在少典邦域之中矣。又,颛顼封其庶子穷蝉於姑幕,徙封少典氏于颛臾,而以故地益姑幕,”姜水即江水,古代四渎中的江水指的是泗水,《史记•殷本纪》引《汤诰》云:“古禹、皋陶劳于外,其有功于民,民乃有安。东为江、北为济、西为河、南为淮,四渎已修,万民乃有居。” 济水以南、黄河以东、淮水以北定为原始文明之中心,那么以曲阜为中心的汶泗流域恰好位于中间部位,这也与大汶口文化的分布相一致。《左传·昭公十八年》载:“梓慎登大庭氏之库以望之。”杜注曰“大庭氏,古国名。在鲁城内,鲁...
点击次数:
230
2018
-
06
-
17
查看详情>>
共
19
条
页次1/3
首页
上一页
1
2
3
下一页
尾页
Copyright ©2018 - 2019 曲阜彭门文化
鲁ICP备2022019412号-1
网站地图
犀牛云提供企业云服务
鲁公网安备 37088102000307号
关注我们
联系我们
官方微信
官方微博
山东省曲阜市
邮箱:pengmenstudio@163.com
电话:0537-4495168
手机:13863756448
邮编:273100
亲,扫一扫
浏览手机云网站